返回第383章 炮轰伦敦,发明大爆发,书写革命,增加节日(2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兴没几分钟,楚国竟然敢驱逐他们。

    而且,只驱逐他们的人!

    教宗几千年的东西,全都要留在楚国!

    朱佑樘简直脸都不要了!

    可是,在火枪的逼迫下,所有教宗人员,限时离开楚国,否则就要击杀。

    为了控制局面,楚军开枪诛杀了几位重要成员。

    这下谁都看出来了,楚国是一定和罗马教宗决裂了。

    甚至,开始驱赶基教徒。

    以前都是教宗骂别人是异端。

    这回好了,他们成了异端了。

    一群群人,步履蹒跚的往楚法边境走去,连一辆驴车都没有,很多成员死在了路上。

    朱佑樘是真狠啊,尸体一律炼化,让他们带着骨灰走。

    教宗哪里受过这种窝囊气啊。

    连大明皇帝,都得平等对待他们。

    可他们忘记了,欧联体和大明宣战了,大明皇帝早已不将他们视为朋友了。

    不然朱佑樘不敢这样做的。

    教皇发布,十字军南征,攻打楚国!

    可各国都在防疫,这波英国瘟疫来得猝不及防,直接席卷整个欧罗巴。

    陈国和楚国是免于危难了。

    可正在战争的匈牙利和奥斯曼,也被瘟疫席卷,明军也跟着传染上了。

    这波瘟疫,症状是咳嗽、胸闷、发高烧。

    能熬过去就活了,熬不过去也就死了。

    执掌匈牙利战争的胡世宁立刻转入防守状态,进行防疫,虽然准备粗糙,还是挽救了很多士兵性命。

    对得病的士兵进行隔离,每日观察。

    戴口罩,勤洗手。

    这是张仲景提出来的办法,华夏用了两千年了,效果非常好。

    欧罗巴可没有这办法啊。

    他们只能放任瘟疫大面积传染,然后靠命硬抗。

    正在瘟疫集中爆发的阶段。

    本土送来大批青霉素,对患者进行注射治疗,再次挽救了大批士兵生命。

    但因为瘟疫丧生的士兵,高达4万人。

    得过瘟疫的士兵,超过25万人。

    而在奥斯曼战场上,第二次明奥战争,大明取得了压倒式领先,结果一波大疫,生生将战争进程打断。

    大批大批士兵得病,王琼和王宪立刻进行隔离治疗。

    本土送来青霉素等治疗药物,还有大批中药材,算是挽救了士兵生命。

    但大好的战局优势却没了。

    本来能一战灭了奥斯曼,结果给了奥斯曼喘息之机。

    大明被迫停止战争进程。

    转攻为守。

    以保全士兵生命为先,各大藩国积极供应物品,同时切断和欧洲的联络,进入闭关锁国的状态。

    奥斯曼上下一片沸腾,并对外宣传,是神对他们的赐恩,帮助他们赢得了战争。

    虽然奥斯曼上下被瘟疫席卷,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

    但国还在。

    奥斯曼皇帝赛利姆,可是个非常厉害的人,他天天驱赶着染疫士兵,往明军大营里面冲。

    反正就看谁命硬呗。

    这个办法,大大增加了明军非战争减员。

    第一次奥斯曼战争,大明虽然战败,损失却在五万左右,而这一场瘟疫,死亡人数高达12万。

    王琼和王宪呜呼哀哉,明明取得了战争转折点,一场大疫,带走了胜利果实。

    谁也不知道这场瘟疫什么时候能过去,下次战机到底在哪。

    可是一百多万人啊。

    吃喝拉撒就是一个海量的数字。

    也就大明能够支撑起来如此规模的对外征战,换做一个小国,早就崩溃了。

    如果再吃国内两年,估计皇帝也撑不住了。

    他俩犯愁啊。

    明奥战争,进入停滞状态。

    而整个欧洲,都被瘟疫点燃了,每天都有人在死。

    最惨的是瘟疫爆发地英国。

    仅仅过去半年,英国就死了六十万人,人口锐减到了九十万人。

    而本土农场都被毁掉,耕作器具也被烧毁,想恢复生产需要时间,想去买粮,法德也自顾不暇了,根本不可能卖粮食给英国。

    英国可能会爆发有史以来最大的粮荒。

    不知道这场灾难过去,英国还剩下几个人?

    英王向神祈祷。

    而民间已经有人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只有造反这一条路了。

    英国已经走上了末路。

    楚、陈等国放出话来,这次瘟疫,英国要负全责。

    英国也冤枉,说这是明军制造的瘟疫,欧联体应该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诸多藩国和英国开始隔空骂战。

    此刻,欧联体皇帝德皇,离奇地感染了瘟疫,德国上下一片惶恐,死亡人数已经没法统计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