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经济发展态势很好,热钱已经抽离了房地产。
而且,主动权完全在大明手里,外面有强敌,国内也没有反动势力,由中枢泼墨写意,没必要给自己找不自在。
热钱,从房地产,流向了文娱、军工、新技术领域等新行业,暂时没必要抓着房地产不放手。
有序、健康发展,才是景泰朝的主基调,不能竭泽而渔。
说到石头。
大明现在很缺石头,加高兴安岭,在新省建造山脉,都需要石头,总不能混凝土上吧。
工部的意思是,西南石头多,可以炸毁云贵的山脉,将石头运去东北。
云贵就有了平整的土地,朝廷守卫也容易,百姓生活也方便,这些石头还有了新用处,一举双得。
环境司还在评估,是否会造成西南自然环境不良影响。
如果评估通过,就会从西南运石头去东北。
西南、西北起码目标明确。
江南却陷入了窘境之中。
江南本来是大明的经济中心,现在也是,但它的地位很尴尬,以前没有中南半岛,江南拥有天然海港,又有去朝鲜、倭国的贸易优势,手工业极为发达。
可随着大明占领了百越诸国,海港大明多的是。
而且和欧非中亚贸易,吉大港就完全取代了江南的作用。
再运回国内,是国内和国内之间的贸易了,若没有政策倾斜,广东、福建、山东,比江南能差多少?
以前江南有世界最多的手工业从业者。
现在,是机器时代了。
手工业者要么转向高端订制,要么就被淘汰了。
只要有机器,靠海,在哪办厂都一样,做外贸的,首选去汴京,做内销的,山东、江苏、浙江哪里不行?
大明版图不一样了。
江南成为了大明腰部地带,不再是独一无二的了。
若非皇帝不遗余力的投资江南,恐怕江南早就衰落了。
是皇帝一力打造江南为大明经济中心,一力推动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建立大城市圈。
现在已经不是早些年,江南士绅能威胁中枢的时代了。
那些江南士绅,不捧着点中枢,中枢把政策倾斜去中南半岛,江南就会变成下一个中原,屁都不是。
看看皇帝把科技企业,放在中部,武汉、长沙、南宁、南昌就会发展起来。
江南也就跟着喝汤。
如果皇帝不让他喝,他就得老老实实地忍着。
现在江南士绅,反而是最拥护朝廷的。
其实,中部也在衰落,武汉作为超一线城市,近几年也在衰落,一年不如一年。
同样的,吃政策太厉害。
转眼到了年关,景泰六十一年马上就要过去了。
今年财政收入突破30亿。
却首次出现,财政赤字。
这些年,都有盈余,今年首次赤字,因为今年投资多,四大项目、文娱、饮品行业,都是投资风口。
皇帝后宫之中,只剩下谈贵妃一个嫔妃在世了。
因为皇帝从五十岁之后,就不再纳新人,三十多年后宫没添新人,后妃又没有皇帝那么能活,陆陆续续都死亡了。
今年谈贵妃刚满七十岁,皇帝晋她皇贵妃。
作为宫中硕果仅存的嫔妃,她好多年不管事了,和皇帝一样,她一门心思养生和著书立说。
闲暇时,她还会在女书堂里讲解医书。
民间尊称她是女医圣。
吃了年夜饭,皇帝把谈允贤送回宫中,留下太子、太孙密谈。
谈话内容没人知道。
但似乎是和禅让有关。
国庆节时,太子入宫哭诉,请皇帝不要禅让。
这可一石激起千层浪。
老皇帝觉得自己在位太久了,想把皇位禅让给太子,初时太子觉得是老皇帝的试探。
可发现老皇帝真的要禅让,不像是说说。
詹事府官员劝谏太子,不能接受禅让,因为老皇帝没有过错,非但没有过错,还是千古一帝般的皇帝,在民间极受敬爱,民间百姓都尊称皇帝是大明祥瑞。
多少人担心老皇帝驾崩后,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如果这股风声传出去,他这太子之位容易不保。
朱见淇刚开始没想太多,但被幕僚一说,吓得赶紧去宫中请求皇帝不要禅让。
果然,传出老皇帝禅让的消息,民间竟传出太子不孝的声音。
甚至,讲武堂、国子监学生自发到西华门哭谏,求皇帝不要禅让皇位,乞求皇帝长命百岁。
不止两个学院,京师所有大学,大学生全都来哭门。
民间很多工厂,竟因皇帝禅让而罢工,自发到街上跪求皇帝继续当下去,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被跪着的人群拥堵住,哭嚎声遍野。
头一次听说,皇帝禅让,民间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