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5章 阻拦禅让,民间主动造神,请老皇帝上神坛(5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现在民智大开,已经懂了皇帝和百姓的内涵关系,是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

    哪有一个被统治阶级,真心拥戴统治者的呀?

    可现在民间真的拥护老皇帝啊。

    真心拥护,拥护到了极致。

    仿佛老皇帝死了,大明的天就塌了一样。

    朱见淇想到老皇帝驾崩那一天,极有可能万民缟素,不是强制的,而是自发的,民间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主动追随皇帝而去呢。

    而他继位后,民间所有人都会拿他和他爹比较,事事都要比较。

    他拿什么跟他爹比啊?

    比不了的呀,样样都比不了。

    朝野上下都会吹毛求疵的眼光看他,会拿他处处和老皇帝比。

    有一个千古一帝的爹,他亚历山大呀。

    等他什么都比不了的时候,民间就会冷嘲热讽,反而更加怀念先帝,甚至,会有极端的人,会把他赶下皇位。

    别低估这个年代的民智,民间不至于推翻老朱家,但他们需要一个明君,像老皇帝那样的明君,带领着大明往前走,带领着他们奔向美好生活。

    可朱见淇做不到啊。

    这一瞬间,朱见淇感到了手脚冰凉的恐惧。

    他以前一直以为,自己皇位的阻碍是他爹。

    现在才发现,是民心啊。

    是自己的能力啊。

    他爹现在想禅位给他,民间不答应啊,朝野上下都不答应啊。

    朱见淇忽然往下看看。

    发现不止自己不行,儿子也不行啊。

    他儿子是合格的继承人,但仅仅是合格而已,远远做不到老皇帝这样。

    老皇帝天马行空的想法,就能创造几个行业,养活百万人。

    朱佑榶能吗?

    应该不能。

    朱见淇比老皇帝更了解太孙,自己这个儿子,处处都在学老皇帝,其实画虎不成反类犬。

    他也许狠辣有之,手腕有之,唯独没有胸襟。

    老皇帝用人,不拘一格,极尽信任,敢放任百万大军在域外,试问谁有这个胆子?

    最可怕的是,老皇帝不闻不问。

    物资却不停的往奥斯曼运。

    王琼战败就战败,只是申斥而已,还调去了王宪,然后就没了。

    所以王琼能取得第二次奥斯曼战争的大胜。

    他朱见淇肯定做不到,朱佑榶就能吗?

    绝对不能!

    这也是朝中官员,不希望老皇帝禅位的原因,在这样的主子下做事,舒服啊。

    李东阳出京便任六省总督,虽没有兵权,却掌握六省经济大权和吏治大权,外加20亿投资。

    如果李东阳真想造反,凭借手里的钱,还招不到兵吗?

    沈阳就有军工厂。

    谁有这个胆子,敢放给一个臣子,如此大的权柄。

    老皇帝敢。

    因为东北不会造反。

    百姓吃得饱穿得暖,凭什么跟你造反啊?

    蒙古草原上的牧民,难道就天生反骨吗?不是的,他们没饭吃当然造反了,抢劫成性当然愿意造反了。

    现在,牧民咋不造反了呢?

    因为放牧赚的钱就能过上好日子了,放牧比抢的还多,为什么要去抢?

    看看老皇帝要禅让,漠北的牧民都在街上哭。

    为什么?

    担心好生活没了呗。

    他们以前也放牧,年年吃不饱,现在也一样放牧,赚得盆满钵满,还能出去打工,不愿意打工的就搞牧区旅游。

    赚的钱比以前抢的还多,还都是合法收入,有六险一金,赚一辈子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就去哪玩就去哪玩,这好日子上哪找去?

    草原王朝和农耕王朝打了几千年了。

    彼此不分胜负,无非是东风压倒西风,西风压倒东风。

    最终却被资本给打败了。

    这对死对头,如今在一个锅里吃饭,吃得还香呢,而造出这口锅的是老皇帝啊,谁不担心这口锅没了呀。

    为什么景泰五十年之后,连民间造反都没有了。

    因为富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现在都穿鞋了,谁愿意放弃自己的命,成全别人的江山?

    经济,才是这个年代的主基调。

    谁让百姓过得好,谁的皇位就稳定。

    即便李东阳不会造反,也没能力造反,但朱见淇肯定不敢放权给李东阳。

    没有老皇帝的胸襟和魄力,经济也搞不好的。

    经济战争也是没有硝烟的战争。

    老皇帝能玩好,因为他敢用人,敢改革,敢放权。

    明明在一片大好的局势下,老皇帝敢推倒重来,就像明明房地产就够赚钱的了,老皇帝却非得把资金往实体行业上面,生生从房地产当中拽出来。

    就这份魄力,谁有?

    接下来几天,朱见淇浑浑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