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倍以上,就是一万亿。”
电灯、电话、汽车、电报,未来赚一万亿,真的不多。
“皇家商行等皇企,每年看似盈利在20亿左右,其实是亏损的。”
“因为这些钱,会再次投入进去。”
“反正二十年来,朕没看到回头钱。”
“随着这些公司上市,如果朕套现走人的话,预期回报在300亿左右。”
“其中包含107家高端品牌,577家工业型企业,1689家其他企业,这里面不包括银行、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企业。”
“而皇企参与投资的公司,在民间总共有37000多家吧,朕不太记得清楚了。”
“预期回报,应该在2000亿左右,但什么时候能回报,未来会不会赔钱,朕也说不好。”
反正一句话,朕太有钱了!
朱见淇和朱佑榶真的傻眼了。
爹,我要是知道您这么有钱,我至于这么抠门吗我?
爷爷,我要是知道咱家这么有钱,我还用功个屁啊,当个昏君不香吗?
“别用这眼神看着朕。”
“都是预估,你做不好就没钱,之前投资的也就血本无归了。”
“而且,这都是概念,朕手上没有现钱。”
朱祁钰道:“黄金看似最多,其实是准备金而已,一丁点不能动。”
“那些珠宝宝石钻石,收藏而已。”
“对了,朕还有1700万件文物,其中国宝级的文物,174万件。”
“朕还有私人博物馆十二家。”
“但这都是祖产,朕也不至于变卖家产,也就没算在内。”
朱见淇晕死。
那些国宝,真要开价的话,估计比那些黄金还贵。
皇帝说的十二家博物馆,北京的故宫博物馆比紫禁城都大,其他各地的博物馆,也没比紫禁城小多少。
还有银行呢,皇帝可是控股的,还有烟草、酒、糖、橡胶等等,还有重工业企业,实在太多了。
如果全都加在一起。
皇帝总资产,在5000吨黄金以上。
皇帝绝对是世界上最富裕的人,没有之一。
但皇帝也说了,现钱是一分没有,都是资产。
两个紫禁城,也是皇帝的净资产啊。
要算固定产的话,可不止两座紫禁城,博物馆、展览馆、行宫,皇帝都有的,固定产也很多。
“太子,还觉得咱家穷吗?”朱祁钰笑着问他。
朱见淇满脸尴尬。
他就见不得他爹花钱大手大脚的,所以处处抠门。
就说近两年,明奥战争,跨越万里去打奥斯曼帝国,国内呢,修铁路,修四大工程,还在建叶尼塞工程,两不耽误。
财政连续两年赤字。
内帑也在不停往外拿钱。
朱见淇怎么受得了啊,他真担心他爹把东西都补贴给藩国了,他登基后,接手一个烂摊子。
这种事先例太多了,仁宗皇帝接手的不就是个烂摊子嘛。
可是。
今天老皇帝跟他算了家底后。
才知道,自己是真蠢啊。
老皇帝看似处处亏本,其实处处赚钱,只不过他换个赚钱方式而已,商品赚钱罢了。
两次工业革命。
都是老皇帝一力推动,别人都以为老皇帝亏得裤衩子都没了。
其实呢,老皇帝是没现钱,但一堆股份,只要他想套现走人,就能套出来大批大批现金。
因为皇帝投资的行业都做起来了。
都成为中流砥柱型行业了。
最终造就了,老皇帝根本没赔钱,反而大赚特赚。
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吃得满嘴油。
“儿臣知错。”朱见淇苦笑。
“对了。”
“这还没算朕手里的版权呢。”
“朕手里的优质版权,未来就是一座座金山,比密室里的金山更加值钱。”
“别看朕的版权开放期是三十年,等三十年过去,这些版权里的人物,就会深入人心,一个个都是耳熟能详的人物。”
“衍生市场上,会赚多少钱呢?”
“只要眼光放的长远,投资就不会亏本。”
“对了,还有专利。”
“去年有太监统计过,朕这些年,一共投资过170万家企业,倒闭的多达150多万家。”
“这些钱看似打水漂了,其实他们公司的专利,却变成了朕的了。”
“你们可能不知道,朕靠着这些专利,早就赚回来投资的钱了。”
提及专利。
所有人都得佩服皇帝的先见之明。
皇帝当年极力推行专利法,对偷盗、盗版行为严厉打击,严厉保证专利法。
这就造成了发明盛世。
四十多年过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