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0章 休假和产业链,两医之争和发展问题(5 / 6)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有进入平稳期,甚至下滑期,才会开始想什么休息的。

    职工也是同理。

    累的时候,恰恰是赚钱的时候。

    等有一天不赚钱了,想累都没地方累,那时候又会跟谁哭去?

    苦熬过去便是,钱到手就是甜。

    老皇帝驳斥了户部尚书的建议,用文娱行业,来缓解职工的疲劳,这个时候,就需要爽文了。

    职工本就很疲劳了,谁还一个字一个字的去看文章啊,一目十行的看爽文,就是最好选择。

    谁不想当个龙傲天?

    景泰六十三年圣诞节,世界第一部电报机诞生。

    第一次,京师和天津进行了通话。

    整个京师内,所有官邸都接通了电话,任何事就需要一个电话。

    老皇帝叫朝臣,也不用派人去宣了,打个电话就可以了。

    前朝有要事,朝臣直接打电话给皇帝。

    一家家电器公司,悄然无声的注册再案。

    背后全是皇家资本。

    就说电话,目前就有三家大公司在做,背后全是国有资本控股,而注册的电话公司,已经有几百家了,全是国有资本的操纵。

    关于电话业是否需要垄断的问题上,朝臣和老皇帝意见相左。

    朝臣认为是该垄断的。

    老皇帝则认为垄断不住的,这东西是要深入民间,电话,未来会走进千家万户。

    国有资本能够完全控股吗?

    不可能的。

    不如开放给民间资本,主要把握住关键部分,还是等于中枢控股。

    彻底放给民间企业也是不可能的,朝廷必须控股,有很多电话公司可以,但公家资本必须占有控股地位。

    老皇帝也想争这个控股权呢。

    但朝廷上下态度坚定,决不许民间资本控股。

    讨论来讨论去。

    除了皇企一家公司控股外,其他都由国企、皇企、民企共同投资,国企控股。

    电话、电报全是一样的。

    其实公家资本控股是有好处的,比如一些偏远地区,国企是完全可以架设电线,给偏远地区通电通电话。

    民间资本是趋利性质的,他们才不管百姓能不能用上电呢,他们就要利益。

    维修也有好处,国企控股维修速度够快,能够保障供电。

    民企就不一样了,他们维修的时候估计会跟百姓要维修费。

    从安全角度来说,掌握供电权的民企,是否拥有了地方造反的本钱呢?

    所以,还是国企控股,吸纳民间资本,建立合营公司。

    只有一家是例外,老皇帝的供电公司。

    为了四大工程顺利开工。

    大明科研所研究了几种电动工具,比如伐木机、挖土机等工具,优先用于四大工程。

    建成火力发电厂,对高压电线也成了刚需用品。

    这两年,科研院在研究电线,试过很多材料了,问题很多,一直没找到最优解。

    直到两年前,老皇帝画了幅画,送到科研院去。

    电线研究才有了眉头。

    材料问题,还是没法彻底解决。

    这次四大工程需要的电缆,就是一次重要的试验机会,所以朝廷内所有电缆工程师,全部启程去北方,进行电线实地试验。

    老皇帝画画工具,居然是钢笔。

    毛笔和钢笔之争里,老皇帝可没支持哪一方,结果他开始用了钢笔,似乎用的还不错呢。

    今年开春时,他在西装的兜口上,别了一支钢笔。

    当时还引起了风潮。

    民间百姓都觉得胸前别一支钢笔,更有逼格,大家纷纷效仿,不管是使毛笔的还是不用的,穿西装就搭配一支钢笔。

    钢笔还卖脱销了呢。

    结果墨水堆积如山,钢笔没少卖,墨水没人买。

    大家买钢笔是装饰,不是为了用。

    墨水商人头疼之下,居然推出了软笔,和毛笔一样,只是换成钢笔样式。

    这种软笔卖得比钢笔还好,墨水也跟着卖。

    而年轻人,是喜欢用钢笔的,因为方便。

    毛笔还得蘸一蘸唾沫才能写字,弄得嘴里都苦,钢笔直接能抽水,随身携带就可以了。

    但年轻人现在还没有社会话语权。

    没人在意他们的想法。

    掌握民间话语权的主流文人,都是五六十岁的人,他们最反对的就是改变。

    只是被大明层出不穷的变革,爆发般涌现的商品给弄得无语了,只能在最根本的问题上,坚持自己的立场,坚持毛笔。

    说实话,论写字的艺术性,毛笔绝对是第一,钢笔绝对比不过毛笔。

    但论实用性,钢笔是完胜毛笔的。

    华夏发展历史,其实是一部实用史。

    什么好用用什么的。

    之所以后人看着光伟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