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5章 改革本质,大明能统治世界的真实原因(3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家没个几百万。

    所以,大军在外,不会造反的。

    想哗变都没机会,一个是底层兵卒不会跟着造反,第二个则是各军中掺杂着藩国军队,旁边还有藩国虎视眈眈做监督。

    谁敢造反?

    这就是老皇帝的底气。

    老皇帝看似改革,看似把大明搅得一团糟,其实什么都没变!

    改变的是世界!改变的是别的国家!

    这也是老皇帝皇位稳如泰山,这也是他想要禅让,天下人反对的根本原因!

    因为太子做不到!

    太子对阶级固化十分不满,太子对军中大手大脚花钱十分不满,太子对藩国对大明的态度很不满!

    这些他都摆在明面上了!

    可他有改变的能力吗?

    没有的!

    老皇帝为何能把皇位做得稳如磐石?

    为什么他能活这么大岁数,没人暗害他?

    正常来说,像皇帝这种养尊处优的人,活个七八十岁太正常了,可为什么大明皇帝都短寿?

    因为换一个皇帝,对天下人都有益处。

    因为新皇登基,有人就有从龙之功。

    但景泰朝,却没有这一说。

    所有利益集团都在担心老皇帝死了,而那些非利益集团,连接触皇帝的资格都没有。

    这也是阶级固化的唯一好处。

    最好玩的是,朱祁钰死了,对天下人一点好处都没有!

    是对天下人都没好处!

    对既得利益集团,太子登基还会容忍他们吗?对底层军卒,太子登基后军费还会这么大方吗?对天下百姓,大明还会如此宽容吗?

    所以,朱祁钰两个小时被请脉一次,不止他自己怕死,满朝公卿,天下百姓都怕他死!

    不止太医给皇帝请脉,满朝文武学医的,都跑进养心殿给皇帝请脉。

    为什么?

    他活一天,大家就安全一天,日子就好过一天。

    一旦太子登基,现有的规则是要打得稀巴烂的!

    而且太子没有重塑规则的能力,也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只会让大明混乱!

    所以天下人怕老皇帝死啊。

    满朝文武,那些犟老头,像王恕、马文升、余子俊、杨信、李瑾等这些连太子都不鸟的老头,隔三差五就往养心殿里跑,被老爷子随便骂,他们还乐呵呵的。

    他们都八九十岁了,纵然有君臣情分,为什么还贱兮兮的过来挨骂?

    不就是看看老皇帝身体嘛!

    因为老皇帝的生命,牵连着不止是一个家族,而是千千万万个家族。

    像杨信,他的女儿都嫁给了皇子,有的外孙还是藩国太子呢,而他本人在费尔干纳盆地里,有着巨大的军政影响力。

    他压根就不鸟太子,哪次早朝都称病。

    然后贱兮兮跑来养心殿挨骂。

    老皇帝骂他比骂儿子还难听,但杨信就甘之如饴,还说等老皇帝去了,他也跟着去。

    为什么?

    因为太子做不到老皇帝对杨家的毫不保留的信任!

    看他儿子就知道了,他三个儿子,按理说国公之子该执掌京营的,可太子愣是不用。

    杨信也不鸟他,不用就拉倒,反正我家的公爵又丢不了。

    一代名将不是猪狗,他也有脾气。

    为何景泰朝名将井喷,国公就封了二十几个,为什么?

    因为老皇帝敢用,敢信任。

    杨信当年打了多少次败仗?老皇帝只是骂他,贬斥他了吗?没有,名将就是从败仗中一点点总结出来的。

    就这份信任,太子就没有。

    像王恕,允文允武,是顶级的将才,顶级的名相之才,前几年执掌兵部,近两年执掌吏部。

    可太子秉政后,逐渐架空他,开始启用新人。

    这让老臣寒心啊。

    如果王恕有错,也可以。

    但王恕没过错啊,王恕的能力眼光当世一流,这样的人,是朝中的中流砥柱,有他坐镇,能省去多少事啊。

    可太子不信他。

    再看看老皇帝,连姚夔、商辂、彭时都能信任,连朱永、朱仪都能重用。

    而且,老皇帝为了不让臣子寒心,紧着年龄大的先当首辅,死后极尽哀荣。

    这就是老皇帝和太子的巨大不同!

    老皇帝念旧情。

    老臣子愿意给朱家效力。

    因为值得。

    确实,老臣观念陈旧迂腐,但治国可不是激进就能治理好的,就需要老臣这份定力,才能治理好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

    看看景泰朝,站在高位的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头。

    哪个不是年少时发奋读书,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绝世天才,又经过四五十年的官场磨练,最终才站在最高位置,宰执天下。

    所以,景泰朝开疆拓土一千五百万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