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7章 郕国吴国篇:与死神共舞,毒物纵横的大陆(4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利亚盆地,也就是中部平原,两国一人一半。

    整个澳大利亚,最精华地带,就是中部平原。

    郕国和吴国各享受一半。

    苦哈哈的周国,独占西澳,其实全是大沙漠,除了沿海地带外,全是一望无际的大沙漠。

    为了平衡周国的痛苦,老皇帝将澳大利亚湾地区全部划给了周国。

    周国和吴国,以斯潘塞湾划分国界线。

    整个澳大利亚湾,全都是周国的,沿岸的耕地,是周国零碎小平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而对吴国来说,可有可无。

    其中,吴国领土面积最小,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却拥有澳洲最多的人口,足足2.4亿人口。

    因为吴国拥有半个中部平原,外加两河平原,粮食产出供给自己之外,还要出口给周国和郕国。

    但是,对澳洲中部地区的开垦,目前并不彻底。

    植物学家认为,澳大利亚雨林是地球之肺,不应该为了种植而严重破坏环境。

    刚开始吴国听了,真的没有过度砍伐雨林。

    但郕国管那事?

    饭都吃不饱了,还管什么地球生态啊,谁愿意管谁去管,跟我没关系。

    郕国占领东北澳后,耕地面积直线飙升,年年增加,把吴国都看懵逼了。

    郕国是澳洲三国第一个破亿的,截止到景泰六十四年,郕国人口突破1.7亿。

    然后吴国也开始开垦雨林。

    一块块农田,在中部平原里诞生,一个个种植园如雨后春笋,澳洲的人口直线飙升。

    郕国建都于芒特艾萨,完全是一块内陆城市,此地定名为郕阳,定都于此,因为这里多金,是建在金矿上的国都。

    之所以选择在这里,这里靠近沙漠,北面是绿洲,南面是沙漠,有河流经过,穿过沙漠,就能抵达中部平原,距离粮食产地近。

    尤其修通火车后,只需要一天,火车就能把中部产粮区的粮食,送到郕阳来。

    建都于此,周国想攻打,要经过庞大的沙漠区,从海上攻打,就要先面对郕国的舰队,至于吴国,也要经过沙漠才能抵达国都,绝对安全。

    东西两块沙漠阻挡大军,看似没有山脉做遮挡,却无人能攻克郕国的国都,只要郕国不去攻打其他国家,郕国国祚永远不会灭亡。

    但郕阳也有一个巨大的缺点,饮用水不够。

    建都三十余年,郕阳已经成为国际性大都市,常驻人口,高达2200万,和炎京人口数量持平。

    尤其这几年郕阳发展工业,虹吸效应又吸了一大批务工人员,导致本就缺水的郕阳,直接面临水源枯竭。

    郕王又不打算迁都,必须得想办法引水,缓解水资源枯竭的难题。

    吴国水资源丰沛,郕王希望从吴国引水。

    其实,周国也想从吴国引水,但是,要经过十一个大沙漠,才能流到周国,这是不可能的事。

    再加上澳大利亚人口暴增,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进一步造成了水土流失。

    按照专家估算,澳洲最大人口承载量是3亿。

    而现在已经远远超过了红线,人口数字还在增加。

    粮食倒是能果腹,但水却远远不够。

    归根结底,是澳洲高原地区海拔太低,无法形成冰川,注定了不会诞生大江大河。

    所以,在景泰五十五年,周吴郕三国会谈,人工制造高原,人造大河,解决周郕两国严重干旱问题。

    吴王朱见沪表示反对,但反对无效。

    景泰五十九年,周郕两国启动了人造高原计划,周国选择在西部高原区,将这片低矮的高原进行人工加高,郕国则选用大分水岭。

    选择这俩地方,都是防备对方的,担心自己人造高原,给对方供水,所以就都分开,一东一西,谁也不挨着谁。

    这项决议,得到老皇帝的同意。

    于景泰六十年开始动工。

    朱佑枔在郕阳,宣读更改国名的圣旨,即日起,成国正式更名为郕国,昭告天下。

    郕国工业搞得很好,大明修了两条铁路后,郕国就开始自己修建铁路了。

    郕国的铁路,贯穿境内几个沙漠,沿着大分水岭修建一圈,连接沿海地区和国都。

    前几年,郕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半岛上。

    随着和宋国交恶,重心逐渐向东面沿海地区转移,以前没有铁路时候,郕王不肯投资建设良港,因为中间横亘着大分水岭,切断了国都和城市的距离。

    所以,郕王一直不肯投资建设,而是围绕着国都来建设。

    直到大明铁路技术共享给藩国,郕国才开始建设沿海地区,将人口向沿海地区转移,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郕王继藩澳大利亚,无非是跑马占地,那些土著很容易就被击垮的,本地土著都是野人,很快就消失了。

    但克服自然环境,足足用了三十年时间。

    这里的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