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0章 燕国大顺国越国襄国豫国:金融和战争(4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枪的,像大洋洲五国,除了吴国外,都是不禁枪的。

    这种新地,是需要漫长时间清理、治理的,如果就实行严格管控,都需要朝廷花钱治理,治理成本大大增高。

    现阶段,当然需要天下臣民共同努力,把一块生地养熟,把一块新地变成宜居宝地。

    燕国的金融中心,就转移到了大顺国来。

    近两年,大顺国俨然成为整个美洲的金融中心,因为大顺国的国策,是自由,尤其是金融来回自由。

    想成为金融中心,就要放宽对金融的管制,钱的来源不能查,钱去哪了不能管,这样才能成为金融中心。

    燕国就是因为管制金融,防止富户外逃,导致金融中心南移。

    大顺国则不一样。

    朱见溯非常清楚一件事,别把自己当成美洲霸主,把姿态放低一点,才能赚钱。

    像那些霸主国,是永远成不了金融中心的。

    因为他们不够自由。

    想自由,还想当霸主国,那就得联邦,搞相对自由。

    不然金融中心是搞不了的。

    因为金融中心的钱,都不干净。

    像燕国之前,各国的贪官都往里面投资,赚的就是这种黑钱,所以把燕国的经济顶得老高。

    说白了,金融中心的本质是洗钱。

    钱在你这转一圈而已。

    你想留下,那就是想多了。

    除非你这个金融中心是霸主国,不然别想了,人家就在你这走一走而已,也不想想,谁会把自己的钱换成你国家的货币啊,疯了?

    大明也有金融中心,但这种金融中心是朝廷硬捧起来的,不是真正的中心。

    大明这样的霸主国,注定当不了金融中心的。

    因为必须要管制。

    燕国的金融中心,是自发形成的,因为商贸发达,又是中心之国,各国官员都愿意去消费、投资,水涨船高,变成了金融中心。

    而燕国开始管制金融了。

    中心立刻转移到大顺国了。

    燕国可能自己都没发现,国内金融迅速衰落,等到燕王发现的时候,估计市场上的热钱都消失了。

    资本是逐利的,而热钱更是跟着形势走,只要形势不妙,立刻撤走。

    朱见溯非常清楚这一点,他也不想参与争霸,就想当一个富国,因为大顺国缺乏战略纵深,战略位置是几条河,和小部分山脉,全是大平原,一打一个服气。

    大顺国是属棉花的,所以,朱见溯就大搞金融中心。

    因为这种金融中心,世界都不敢打的。

    夏国再凶,你打金融中心试试,国内绝对是出工不出力,最后打了个寂寞。

    因为大家的钱都在这里呀,灭了大顺,我们的钱跟谁要啊?

    大顺为了自保,还在搞银行业。

    吸引南北美的钱存进他的银行来,主要吸收的见不得光的存款,做美洲的瑞士,让瑞士无路可走。

    朱见溯也不怕崩盘。

    起码阔过。

    其实,朱见浔纯属瞎搞,如果他任由金融业发展,不至于金融中心转移的,移民就移民呗,自由啊,没有自由哪来的金融中心啊!

    今天走了,明天就有进来的,这是一个循环。

    世界所有人每分钟都在创造价值,就是在创造出钱来,就必然有大量见不得光的钱需要出来,怎么出来呢?

    就得走金融中心出来啊。

    就说夏国,会不管控吗?想得美呢。

    这样走一圈,钱就干净了。

    而钱多了,自然就会吸引资本进来,金融盘子就做大了,也就做出信誉了。

    燕王最蠢的是管制,现阶段可能经济出现问题了,只要熬过去就好了。

    出现问题的,未必是燕国境内,很有可能是夏国或者豫国在管制银子,导致燕国出问题了。

    结果朱见浔愚蠢啊,找自己原因,把自己给找死了。

    朱见溯是懂经济的。

    其实朱见浔的错误判断,或多或少都是大顺在背后搅乱市场,干扰视听,让燕国做出错误判断。

    现在,金融中心来了,大顺马上就要暴富了。

    大顺很有意思。

    这样一块棉花,居然跟大明换两字封号。

    这后面是谁在支持呢?

    有出使官员猜测是越王朱见澎。

    越王对自己的国土,一点都不满意,越国拥有北美整个东海岸。

    北起圣劳伦斯湾,南到迈阿密,整个阿巴拉契亚山,全部属于越国,越国又是围着一座大山脉建国的国家,拥有墨西哥湾大平原的东面部分,和大顺国以纵向河流划分为疆域线。

    同样的沃土千里,同样拥有战略纵深,和大夏一样,是希望成为北美霸主国的。

    这次撺掇嵩王改国号为大顺,肯定是他。

    因为越国,已经上疏,请求改国号为东越,也变成了双字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