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气候恶劣,自然环境恶劣,耕地环境恶劣,草场环境恶劣。
可以说,没一个好处。
但是,他却是大明的腹心之地。
如果抛弃它,乌斯贜就没了,西域、阿尔泰、费尔干纳三省就没了,甘肃就没有了遮挡。
这些年老皇帝一直在想,怎么治理好他呢。
却做不到啊。
庞大的青海省,人口居然只有1200万人,比蒙古省还少,因为这里的生态太脆弱了,养不活那么多人啊。
再就是工业化发展,青海人都被吸去长安和甘肃了,再远点的去吐鲁番,去费尔干纳,去京师了。
面积庞大的青海,却成为了大明发展的累赘。
唐朝时期河湟之地是王霸之基,那是因为气候温润,当时吐蕃还是强国呢,雪山都化了。
但之后呢,宋朝温度比隋唐时期低了三度。
所以雪山冻了,吐蕃的河谷农耕又消失了,回去啃青稞去了,青海也彻底衰落了。
如果加高北方,阻挡了来自北冰洋的寒流,青海温度提升了,乌斯贜的温度估计也会提升。
猛地,朱见漭打了个激灵:“爹,您是担心雪山成为第二个吐蕃?”
“老四深知朕心啊。”
朱祁钰笑道:“没错,朕查过资料,吐蕃鼎盛时期,就是隋唐时期,气温比现在高2度。”
“仅仅两度,雪山就出现了一个强盛无比的王朝。”
“你知道朕喜欢用佛兵。”
“佛兵的战斗力你也看到了,不弱于索伦人。”
“四百万佛兵,能不能灭了大明?”
朱见漭神情一凛。
思索几分钟道:“若乌斯贜成为吐蕃,儿子亲自领兵,也没把握打下那块地盘。”
别说朱见漭了,就是天下最能打的皇帝李世民,也拿吐蕃没辙。
看看乌斯贜的地形就知道了,仰攻乌斯贜,别做梦了,仰攻一千多米的山脉都是做梦呢。
看看贵州打土司多难就知道了。
乌斯贜,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啊,连呼吸都困难,你想打仗?别做梦了。
关键这地方极为封闭,人家要是不想打,你找一辈子都找不到他们。
人家想打了,下山就打你。
这个鬼地方,绝对是噩梦。
“若是防守的话,儿臣也没有绝对把握,但能保证腹地不丢,仅此而已。”
朱见漭能说出这么没志气的话,说明实在没办法。
朱祁钰却点点头:“你再看看地图。”
“爹,您当初拆分四川和重庆,就是在遏制乌斯贜?”朱见漭发现他爹多么有先见之明。
其实从经济角度看,当初拆分四川和重庆,就是败笔。
如果四川和重庆集合整个四川盆地,这地方经济实力,一点不比沿海地区差。
可是,老皇帝却拆分了四川,四川以成都沿线划分两省,向西吞并了乌斯贜东部和青海南部,成为一个多是山脉、高原、戈壁的穷省。
可从军事角度来看,让人拍案叫绝。
老皇帝无声之间,瓦解了乌斯贜的军事武装,正因此,韩雍控制下的四川,不断侵袭雪山,才最终才有了仰攻之胜,才第一次将官员派上雪山去,才正式掌控这片地盘,才最终撤宣慰司,设为省。
即便现在,四川和重庆也没有合并。
有人说老皇帝喜欢增加省,来增加自己的勋功章。
然而,等乌斯贜气温高两度之后,等当年那个让盛唐惶惶不可终日的吐蕃卷土重来的时候,他们才会知道,老皇帝当年的拆分,多么有先见之明。
四川,有一大块雪山。
老皇帝占据整个乌斯贜地区,比后世大得多,但老皇帝并没有将整个乌斯贜放在一个省。
而是拆分成了五个省,乌斯贜省占据最多,大理、四川、青海、西域,全都占了一块。
“若非朝臣拦着,朕就将乌斯贜拆分成乌斯贜省和朵思省了。”
朱祁钰嗤笑:“不过,朕拆分云南时,将云南和大理分开设省时,就从乌斯贜划过来一块,雅鲁藏布江,是三省交汇之地。”
“只要在大理、四川、青海、西域布置好重兵,乌斯贜就算暖三度,照样脱离不了大明。”
“陛下圣明!”朱见漭拜伏在地。
朱祁钰让他起来:“朕近来读吐蕃史,发现吐蕃的崛起,和松赞干布和论钦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呀,贤明皇帝和有能力的臣子组合,才能让一个国家鼎盛。”
“老四,朕让伱回去好好看看吐蕃史。”
“儿臣遵旨。”朱见漭神情肃然。
大唐对吐蕃战争中屡屡战败,和武则天不停扫荡朝堂有直接关系,导致盛唐能征善战的将军越来越少。
大唐政治混乱,也让吐蕃占据先机。
最后吐蕃自断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