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6章 景贵文案,触目惊心,整肃朝堂遇阻!(5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回家后就郁郁寡欢,没过几天就病了,但他还在苦撑,闻听马文升病逝消息后,直接就倒了,当天晚上就死了。

    听说,他死前还念叨着皇帝。

    消息传入宫中,朱祁钰眼中含泪:“文实、负图,你们先走一步,朕随后就到了。”

    朱见漭担心他爹伤心,放下政务来侍奉。

    “爹,儿子将费郡王家中的太医给处死了,太医院派人去的时候,人已经不行了。”

    朱祁钰摆摆手:“这么大岁数了,活一天赚一天,他是朕的开路先锋,该走在朕的前面,朕的大限也到了,老四,朕扶不了你太久了,你要想办法,保住自己。”

    “爹!”朱见漭虎目含泪。

    “去吧,让朕一个人坐坐。”朱祁钰让人推开门,看看太阳。

    “皇爷,现在是黑天啊。”

    “忘了,去吧。”

    朱祁钰坐回软塌上,慢慢闭上眼睛,仿佛回到年轻的时候。

    这人年老啊,是真的难熬,还不如轰轰烈烈的就死了。

    可他牵挂太多了,死不了啊。

    余子俊中风了,口歪眼斜,大小便不能自理,无法处置朝政了。

    而菜市口,每天都会砍头。

    明明有枪了,能用枪毙之刑,可朱见漭喜欢砍头,还规定官员犯必死之罪,就要砍头。

    老百姓是看得热闹。

    可朝政却堆成了山,没人有心思处理。

    朱见漭每日下圣旨,成千上万的诏回官员来,填充进入各部。

    次辅李东阳,却安之若素的处置朝政。

    他没帮同僚伸冤,也没为犯官发声,更没有搀和进此事来,内阁三辅去了两个,他将整个内阁的政务担负起来。

    这几日,有人请他去找老四说情。

    可他不肯松口。

    就用这种无声的方式,和朱见漭抗衡。

    而朱见漭杀人越来越多,每日京师都会有上千个官员被流放,在地方,更是杀得血流成河。

    有的县里,从科长到知县,连根拔起,甚至已经退休的吏员,都被抓起来拷打审问,被杀的不计其数。

    从村到县,从县到府,从府到省,从地方到中枢,杀得血流成河,全都笼罩在巨大的阴影中。

    朱见漭挥动屠刀。

    而这几日,已经有法国、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的军队,驻入大明,还有天下藩国的军队,全都往大明云集。

    各省的驻军,都在调换。

    很多已经致仕、退休的官员也被抓住杀头、流放,拔其萝卜带起泥,牵连的该杀的杀该抓的抓,赃罚库里的银钱堆积如山。

    一道道政令出自中枢。

    景泰八年之前,番子不过三万人,而在景泰十五年时,番子数量超过了十五万,之后每年都在增加,巅峰时,番子人数过百万人。

    但在景泰四十八年之后,人数开始减少,到了景泰六十五年,尚可一用的番子,不足三万人。

    朱见漭继太子位后,从世界战争遗孤中,挑出二十余万人,充当番子,经过一年多的训练,才可堪一用。

    今年,大展拳脚。

    整个大明,遍布番子,天天搜捕抓人。

    二十余年名声不振的厂卫,一战成名。

    报纸上,全是谩骂之词。

    越骂,证明做得越对。

    从景贵文案件后,一共有两次大型哭门事件,请求老皇帝出面,为朝臣伸张正义。

    奈何老皇帝并没有出现。

    朝野上下,出现了太子软禁皇帝的流言,而且甚嚣尘上,无数老皇帝的拥护者,已经开始组织起来,上京告御状!

    天下所有报纸上,都刊登了这条新闻。

    朱见漭看见报纸:“这是背后的资本在发力了。”

    同一时间,很多人乘坐火车,往京师而来,天下各地再次出现了骚乱,罢工罢学罢产,甚至喊出了改立太子的口号。

    朱见漭本想压下去,可越压反弹越厉害,引爆了四十亿人的怒火。

    他只能去求老爷子。

    “把朝臣宣进来吧。”朱祁钰这几天身体确实不好,脸色惨白,精神头严重不足。

    朱见漭传旨,让朝臣来养心殿叩拜。

    李东阳有两个多月没看见老皇帝了,结果这一看,吓了他一跳,竟衰老成这样了。

    “宾之,近前来。”朱祁钰让李东阳过来。

    “陛下,老臣在。”李东阳爬过来。

    “朕还没事,让百姓各就各位吧,别闹腾了。”

    朱祁钰道:“朕时日不多了,让朕安心走完最后一段路吧,行吗?宾之?”

    李东阳泪崩了。

    而朱见漭此刻却含着泪,拳头死死攥紧,但凡他再有本事一点,就不会让爹受这般苦楚!

    都怪自己没本事,还得让老爷子给他擦屁股!

    这跟朱见淇有什么两样?

    “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