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只有傻子才会认为学习没用。
看看景泰六十年时,全民什么素质,景泰八年之前全民又是什么素质,一看就知道。
学习会没用?
将学习知识和找工作划等号,本身就是谬论,学习知识,重点是学习;工作是考验能力,你先学习后能学精,学精了才能工作。
就说一个大学生,上了大学就放飞自我,毕业就失业然后抱怨学习无用,你学了吗?
大学里学的是工作技能,不是让人去放飞自我的,大学课程学不明白,反而一心去玩,能找到工作才怪呢,公司招你进去躺着喝茶吗?
想考公?大学毕业可不够格,底层吏员最差也得是举人,而且工作忙薪水低,社会福利和私企是一样的,没什么特殊性,还容易犯错。
寻根溯源,这些年高考把人逼疯了。
家长为了高考取得好成绩,诱骗孩子上大学就能放飞自我了,结果孩子真信了,那你脑残赖谁呀。
景泰五十四年时,朝廷就有议题,大学课程到底重要不重要?
因为当时大学生毕业后,普遍技术不行,难以胜任工作,导致公司不太愿意招聘大学生,给大学生开的工资也很低,大学士还不愿意去私企,搞得两相看厌。
这件事,引起全社会的热议。
中枢将这个议题,刊登在报纸上,引起天下人的热议。
朝廷官员皆认为,是大学生的责任。
大学是学习工作技能的地方,不学好不学精,怎么找工作呀?公司需求的是人才,而不是废物。
所以,在景泰五十五年,朝廷决定给大学生增负,增加负担,增加课程。
四年大学,又要变成高中一样的生活。
但要增加实际操作。
并且要求学校,负责给大学生找实习公司,让大学生能去公司里实习,拥有实习经验。
学习后,要将学习内容放在工作中去。
的确,这样机械性规定,会限制很多聪明人,让他们机械性又做一边。
不过,每个人的智商、天赋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看一遍就会,有的人学十遍才会。
学校存在的意义,不是让尖子生更尖,而是让差生便好,中等生往前走一走。
尖子生,有老师没老师区别不大。
差生如果没人教,他们只会沦为社会最底层,中等生最需要学校帮一把。
可老师往往本末倒置。
特别喜欢尖子生,因为尖子生能出成绩呀,学生成绩是和老师绩效挂钩的,都是小钱钱,老师能不在乎嘛?
可是,没人考虑中等生、差生的感受吗?
中等生、差生才是那个需要做作业的人啊。
老师留那么多作业,尖子生用做吗?不用了呀,但老师为什么要留,是让差生做的呀。
这就是机械性规定存在的意义。
是拉差生!推中等生往前走!
可差生在干什么?他们觉得题难,就放弃了,然后好学生又学了一遍,很无聊,中等生呢,学半天没学会,也跟着放弃了……
那么学校存在的意义,就消失了啊。
朝廷规定大学的方方面面,也就没用了呀。
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往往是差生啊。
哪个好学生找不到工作呀?
公司抢着要好吧?
只有面对差生的时候,才会扒拉挑,才会挑肥拣瘦的,因为你们不行啊。
哪怕是中等生,也有机会择业的,差生是一点择业的机会都没有了。
这天下四十亿人口,智商在高地的有几个?天赋平平的人才是大多数。
一道学习政策,能让很多天赋平平的人变得优秀,这才是好的学习政策。
学校存在的意义,不是让尖子生更好,而是让那些天赋平平的人,获得学识,获得技能,能够找到工作,养活自己。
所以说,那些说学习无用的人,你学过习吗?你会学习吗?能学习吗?
而且,不能因为我学习了,就应该找到世界上最好的工作!
这种思想要不得。
不能因为我是尖子生,我是学习最好的,就该赚的比别人多,看到那些没读过书的人却赚钱很多的人,就羡慕嫉妒恨,扬言取消他们的行业。
这是本末倒置啊。
任何行业,任何从业者,没有高低贵贱。
只要在一个行业做到佼佼者的人,都是付出无数辛苦努力上来的,只是大家深耕的行业不一样而已,只是大家努力的方向不一样,只是努力的时间点不一样而已。
不管多大年纪,只要是一个努力的人,就值得被歌颂。
反而,那些躺在祖宗功劳簿上的权贵,他们才是最可耻的,恨的该是这种人才对。
这才是正确的价值观啊。
欲戴王冠必受其重。
看见别人笑,不代表他心里不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