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5章 凤麟省沧海省聚窟省吕宋省篇:人口红线(3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除了公路、铁路基础设施齐全外,其他什么都没有,房子也没什么特色,千篇一律,还比较旧。

    内地城市,仅靠矿产资源维持而已。

    婆罗洲石油资源极为丰富,百越之地的公路,都是从婆罗洲开采的石油。

    还盛产金矿、铝矿、煤矿等等。

    最有意思的是,朝廷并不支持大规模开发,建大厂科学开发,而是少量开发,够当地自给自足就够了,就让当地人是饿不死富不了的状态,鼓励他们走出来打工。

    房子都给他们准备好了,方丈、不昼、邪木三个城市,盖了足够两亿人住的方子。

    可这些小城市百姓被高房价给吓到了,还是回老家老老实实躺平吧。

    全国四十亿人,却有110亿套房子。

    房价还没崩盘,绝对是世纪奇迹。

    因为有人在接盘啊。

    全世界八十亿人,藩国四十亿人口,有十亿人回来买房,就能保证房价不崩。

    这就是击鼓传花的游戏,只要后面有人继续击鼓,那么就不会崩盘,除非击鼓的人没了,没人玩这个游戏才可怕的。

    只要赋予房子金融属性,击鼓传花就不会停,泡沫会越吹越大,最后只会完全崩盘。

    但也不用担心,只要保住超级大城市的房价就可以了,因为钱大家都赚够了,最后接盘的这些都是韭菜,谁会在意韭菜的想法?

    超级大城市房价保住了,起码基本盘不会丢,就够了。

    所以,大明这些年高速发展,作为蓄水池的房地产,早已失去了蓄水池的作用,完全沦为资本赚钱的工具。

    不然三个市不会建两亿套房子。

    这不纯纯坑人嘛,房子建好了骗人来买,谁接盘谁倒霉。

    因为,婆罗洲的三个大城市,承载不了六千万人口的,连工作机会都没有,来这能干什么啊?没地儿赚钱。

    而且朝廷的资源压根就不往婆罗洲倾斜,人口1500万,因为人口基数大,特大城市的人口才多,仅此而已。

    但朝廷却不限制三市盖房子。

    为什么?

    因为小城市人口来大城市买房子,会掏空钱包的,当他们发现三市没工作机会,物价高房价高,一点都不宜居,而且还背着房贷呢,会怎么办?

    出来打工呗。

    回老家肯定不行了,回老家的话赚不到钱,那就剩一条路,去内地打工。

    朝廷只要再出两道有利政策,他们就会乖乖进入广州、上海去打工。

    时间一长,他们还会回婆罗洲了吗?

    不会了。

    当初苦心造诣的移民,几十年过去后,又挖空心思的让他们回来,不是朝廷蠢,而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变了。

    以前是占据婆罗洲,现在是永远拥有婆罗洲。

    人口回流,两地加深联系,彼此联姻,才会让婆罗洲离不开祖国,再说了,婆罗洲人口太多了。

    不止婆罗洲,百越的人口也太多了,多到让朝廷发指,这些地方的人口,都超过十五亿了,有些地方比内地省份人口多得多。

    再不回流,朝廷真担心分裂。

    朱厚煐在凤麟省盘旋十几天后,就乘坐火车去凤麟河东边的沧海省。

    沧海省,简称沧,省治设在巴厘巴板,叫蓬莱,三省省治的名字,对应三仙岛的名字。

    被北面的聚窟省以伊班山脉为界,最高峰是基纳巴卢山,海拔高达4102米。

    人口也是两亿。

    三省发展比较平均,因为朝廷的政策都是一样的。

    朱厚煐巡视婆罗洲的时候,也在考察建造京师的位置,朝廷是想在三省中间,建立京师。

    可是,三省是以伊班山脉为划分的,绵延的山脉不适合建造大城市。

    建造的新都城,将会虹吸三省的人口,未来的婆罗洲政治经济中心,朝廷的大笔大笔资源要投入进来。

    而设在沿海地区,肯定无法和三省同时接壤。

    朱厚煐要实地考察新都城的选址问题。

    大明预计在五年内确定选址,然后开始建造都城,预计三十年内完工,虹吸人口在三千万以上,未来将是婆罗洲第一大城市。

    而建立在群山峻岭之间,建都难度比较大,资源比较差,并不是最好的选址。

    朱厚煐在沧海省盘旋几日后,又北上聚窟省,简称瀛,省治瀛洲,人口2亿。

    婆罗洲三省,高度一致。

    从城市风格,到人口构成,工农比例,全都高度一致,甚至连审美都比较像。

    婆罗洲喜欢本色,女子也比较喜欢出去运动,被太阳晒得黢黑黢黑的,但她们一点都不自卑,觉得本色才是最美的。

    婆罗洲混血是最少的,人人都晒得黝黑,觉得很健康。

    按理说,这边的天气这么热,人应该很懒的,其实不然,土著是懒,不过婆罗洲的百姓,都是从天南海北移过来的明人,基本都是百姓家的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