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9章 老朱家,没一个好东西(7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朱厚煐详细了解之后才知道。

    不是辽宁没被吸,而是辽宁有吉黑人口补充,所以看似没被吸,其实还是被吸走了很多。

    就像沈阳,三十年前都是说沈阳方言的人,近两年,都是说吉林、黑龙江方言的,人口数量没变,人换了。

    而北直隶,明显多了很多说东北话的人。

    看东北,不能只看一省。

    辽宁还繁华,看看吉林和黑龙江就知道了,两省人口净流出。

    吉林净人口1.1亿,常住人口却只有九千万。

    黑龙江净人口1.9亿,常住人口却只有1.4亿。

    这统计并不准确。

    因为统计的时候,有的人还没去打工呢,就被统计进入常住人口了。

    人是流动的,统计出来的都是大概数字。

    辽宁布政使说,东北人口流失极为严重。

    老皇帝对东北,是极为重视的。

    黑吉两省的粮食,供养整个北方的粮食,是朝廷的重中之重。

    景泰四十年之后,老皇帝将东北三省建成了重工业基地,这些年,每年都在持续不断的投资。

    可是,东北就是起不来。

    原因很多,投资不过山海关,胡子的后代,人凶人刁不好相处,吏治腐败,官僚主义等等。

    但这些都不是核心因素。

    归根结底,是气候因素。

    冬天漫长,夏天短暂。

    为什么老皇帝选东北当重工业基地呢?

    因为产矿,因为产粮。

    就近建厂而已。

    可东北,受限于气候因素,到了冬天万里冰封,大半年不开化,没法作业,等于干五个月休七个月。

    有些工厂,宁愿将资源运出来,在山东干,都不想在东北干。

    如果东北气温提升五度。

    那么就完全不一样了。

    东北地区夏季延长两个月,冬季缩短两个月,冬季气温上升五度,那么就变成河北的温度了,那可就充满优势了。

    为什么工厂都集中去了南方,因为工作时间长啊。

    东北变成了河北温度,工作时间就能延长了,不用工作半年休半年,那样工厂是亏钱的。

    朝廷投资的国企,是不计成本,也不计利益的。

    这是国家战略布局。

    可资本是要赚钱的,解决了气候问题,才能来东北投资。

    所以,加高北方山脉,东北人民是非常支持的。

    苦寒之地,谁也不爱呆。

    没有人天生是懒虫,没人天生是混子,只要有工作干,有好日子过,谁都愿意当好人。

    东北也是全世界同纬度最冷的地区,像美洲的加大拿地区,比东北暖和多了,维度比东北还高。

    所以加高北方山脉,东北人拍手称快。

    整个东北,人口过三千万的城市,只有三座,沈阳、哈尔滨、汉城。

    人口过两千万的城市,则有五座,长春、大连、平壤、釜山、海参崴。

    人口过千万的就多了,其中最厉害的就是大庆。

    景泰五十七年,发现的大庆石油,朝廷本意是不开采,可探索后发现储量巨大。

    终究在景泰六十一年,朝廷舍不得资源闲置,就开始开采大庆石油。

    大庆从一个地图上都没有的城市,一夜之间建造成功,然后年年云集人口,到了景泰六十七年,已经成为一座千万人口级别的城市。

    而且,在千万人口城市里面,第一富裕的。

    朱厚煐要去看看大连。

    大连这座城市,是老五朱见沪亲手建造起来的,当时他被派去督抚辽宁。

    他用三年时间,把大连建造起来,并建造成为东北最繁华的城市,乃至北方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可是,等到两湾填平,大连不再沿海,这座城市必将没落下去。

    这两年大连知府就打着情怀牌,吸引无数游客来渤海湾城市旅行,以后就看不到了,看一眼少一眼。

    每天吸引的游客数量,严重拖慢施工进度。

    这一点中枢并不管,反而是支持的。

    赚钱嘛,其他的事往后放一放。

    整个渤海湾城市,每天都有几千部照相机,昼夜不停的拍摄,将这些绝版照片永远封存起来。

    未来会建设几座博物馆,吸引游客。

    朱厚煐也来凑凑这热闹,却发现看到的都是人的后脑勺,啥也看不到,游客也太多了吧。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