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养老金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今年会出台很多针对贪污问题的政策。
这也够多的了。
太子爷呢,也有钱,可他的钱,却用来生钱,赚自己的钱,很显然心里没有百姓。
这些都不是铁饭碗。
不然以朱见漭的性格,极有可能因为投入过多而半途而废,那么第三次工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又在哪里?
老皇帝就鼓励竞争,他就让大明疯狂卷。
而蒸汽革命之前,老皇帝就大面积投资布局了。
不过,太子爷和老皇帝一比,高下就立竿见影了。
朱祁钰认为,还是缺少防范贪腐的制度,如果能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不说能杜绝贪腐,能减少贪腐,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本来就是神,公开了全部资产之后,又上神坛。
那么,就给朱见漭注入一颗发展科技的种子。
朱祁钰始终认为,讲真话做真事比什么都重要。
正常就两种渠道,招聘和恩荫,恩荫一般都是对朝廷有大功的,比如杨廷和的儿子,实在考不中进士,就走恩荫这条路,去基层当个办事员吧。
铁路成本也早就收回来了,赚钱是肯定的。
别人不知道的是,大明监牢是盈利单位,利润是自己留一部分,大头上交,由本城官府来支配。
用黄金核算纸片子,本来就是伪命题。
景泰六十九年,朝廷会公开官员资产表,进行官员俸禄、财产、户籍全部公开。
对于那些没功绩、没能力的庸才,统统淘汰掉。
“若朕输了,以后的路朕就不管了,随你去吧,如何?”
现在全天下百姓都指上了。
重工业方面,朝廷是不允许私人资本介入的,除非等到失去战略地位的时候,才会抛售给私企。
又闲聊一会,朱见漭便退出养心殿。
无赖进去也得脱一层皮,能在大明监牢里熬过十年的人,那都是铁人,所以大明最高刑罚只判二十年。
所以,朱见漭家底儿也非常丰厚。
太祖得位之正,压根就不怕流言蜚语。
老皇帝带头公开,包括皇企、固定产、存款等等,全部公开。
主要担心,等有一天百姓自己发现老皇帝这么多资产的时候,老皇帝在他们心里头的印象,会立刻崩溃。
做什么赚钱,老皇帝是风向标。
这逻辑诡异不?
与之配套的,是老皇帝的新年讲话。
同为经商的人,他们佩服老皇帝的经商眼光,这些钱都是老皇帝一分一毫自己赚的。
转眼进入景泰六十八年的尾声,朱祁钰又病了,此时传国玉玺基本可以确定是真的了。
千万别整什么终身制,那还能有积极性了吗?
大明没有铁饭碗。
核心原因是,恩荫和招聘的,有着学历上的巨大差距。
朱祁钰缓缓道:“人定胜天。”
朱见漭很想说,那又有何用?人的寿命终究是有限的。
在信誉方面,老皇帝还是有口皆碑的。
这吏治任其发展下去,十年就贪腐,二十年严重贪腐,三十年就没法看了。
大明没有监牢透明这一套,犯人没有人权,在宣判的时候,就直接剥夺了人权,判多久剥夺多久人权。
和皇帝是一样的。
那么下一步,肯定是要调查资产的来源,若是正当生意赚的,肯定没问题,如果有违规操作,那肯定是要查的。
等于说未来铁路也不可能盈利的。
不用赌,是一定的。
这就诞生了赏金猎人这个行当。
当然了,这玩意不用学习。
景泰朝,跑的更多。
大明官员养老金制度,是从洪武朝就有的,景泰朝又进一步完善,对于这些高官来说,他们不差这点钱,重点是官员养老金下面的隐形福利。
所有资产里面,拥有多个巨型石油矿,巨型铁矿、煤矿、铝矿、银矿等等,还有很多家银行,不止是国内的银行,藩国也有很多银行,都是皇企。
从景泰六十五年,到景泰六十八年,为期三年的肃清,已经落下帷幕。
“老四,何必闷闷不乐?一方玉玺而已?”
朱见漭当然明白。
倒是朱祁钰忍俊不禁,同样一句话,得看你怎么说,好听点说你就是圣人,说得不好你就是大奸大恶之徒,其实是一样的话。
还清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