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很久,秦国都没消息!
除了当代皇帝朱佑枹外,秦国皇室,全部成为俘虏。
却在三个小时后,秦国官媒宣布投降。
全世界的下巴都惊掉了。
大明是怎么做到的?
秦国怎么说,也算是二流强国,却在大明攻打三天之后灭亡,朱见漭会什么妖法吗?
连朱佑枹都没明白,大明的军队,是怎么投放到他的大后方去的!
恒河防线就是这样丢的!
都城也是这样丢的!
全世界不是没看明白吗?
朱见漭再给你们演示一遍!
三月初二,大明对晋国宣战!
朱见漭调头对晋国猛攻,三月初三,夜幕降临之时,一架架飞机出现在晋国防线上空,空投上千人。
大明飞机轰炸晋国首都,晋国首都发生大爆炸。
三月初五的新闻,震惊了全世界。
三月初六,晋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晋皇朱见湛自杀。
大明宣布,托管整个印度。
七天,灭了两个世界二流强国。
全世界无比震惊。
震惊于大明的先进武器,可当战地记者报导朱见漭指挥战争过程,全世界又震惊了。
七天,朱见漭指挥大战役七次,小战役十二次,十二战全胜!
每一场战争,都能写进教科书,当做战例来讲。
他对战争时机的精准把握,天下无人出其右。
更震惊的是国内。
五十亿明人,天天骂朱见漭,有人弄几条蟒蛇,天天在街上抽。
可一次战争,让大明百姓重新认识了成化帝。
这位被称为老皇帝最出色的儿子。
到了七十二岁,才第一次在大明展露锋芒。
大明百姓才知道,他们的皇帝在军事上面多么有天赋,打仗方面多么牛叉。
一时之间,大明上下发出极致的欢呼声。
之前骂得都狠,现在爱得就有多狠。
厉害了我的皇。
朱见漭一战解决了两个核心政治目的,一,亮剑于外,震慑天下;二、解决粮食问题,为大明提供后勤保障。
最妙的是,没有陷入战争泥潭。
朱见漭下令托管印度后,任免朱厚煐为印度督抚,督抚整个印度。
他对开疆拓土不感兴趣,但需要印度为大明源源不断提供粮食,缓解国内粮荒。
他对秦晋皇室也没有赶尽杀绝,还会从两国皇室中挑出一个,扶持当王的,皇帝就别想了。
打完战争后,朱见漭潇洒的回国。
这一次,大街上全是拥趸,人人欢呼。
仿佛大萧条带来的影响,不复存在了。
这就是战争的妙处。
能提振人的信心。
但可千万不能乱用,朱见漭是有百分百的把握,才敢打这一仗的,如果继续打的话,大明会进入战争泥潭。
这两战胜利,有着巨大的偶然因素。
因为大明沉寂十年了,无人知道大明的底细。
朱见漭今年七十二岁了,谁也不知道他究竟有没有当年之勇。
最重要的是,飞机的妙用,这是老爷子留给他的宝贵遗产,他不敢擅用。
如果朱见漭自矜自满,继续打,大明的虚弱就会露馅了。
就算他偷偷备战,兵卒的水平,其实是不如很多藩国的,就说秦晋两国的兵卒水平,就比大明强上那么一丢丢。
这次,大明吸纳了两国强兵,算是缓解了国强兵弱的窘境。
现代战争,也需要军人勇武。
而他恰到好处的停止战争,给世界留下无限遐想。
果然。
世界各国都很有默契的停战了。
大家都有点被大明突然展现出来的军事实力吓到了。
大明有点强得可怕。
尤其朱见漭打了十二场战役,场场那么漂亮,就算没有飞机襄助,大明也有把握在三个月内,解决两国,拿下印度。
因为朱见漭打仗太漂亮了。
现在的战争好打,因为不管印度还是非洲,大家都是汉人,说的是一样的话,写的是一样的字。
朱见漭打仗,也没有屠杀平民,甚至还有胆子大的平民来看热闹,看见朱见漭的车架还跪下磕头来着。
也不是扩大地盘,要占领城池。
更不会屠杀宗室,所以秦国和晋国宗室很快就投降了,连犹豫都没有,也就朱见湛受不了打击自杀了。
大明还会从他们的后人中扶持一个人当王,一切照旧。
只是重点打击,达到政治目的即可。
这样战争就比较好打。
民间也没啥抵抗情绪,反而看热闹的比较多。
而且还不杀俘。
彼此投诚,还没啥心理负担,战争更像是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