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人怎么办啊!
就说戚继光,你逼着他造反,他也不会造反的。
都当侯爷了,还造反有病吧?
再说了,我家世代良民,就算我脑袋有病造反了,我弟弟们、叔伯侄子们,估计明天就把我送去精神病院,这是真疯了。
我就是一个军人,听令办事,大明给我爵位给我官途,皇帝对我很好,我为啥造反啊?就算我没良心不是人,造反了,以后谁还会信我?这是大明,不是五代。
最核心的问题是,我戚继光脑后没有反骨,我是为大明效忠,不是为你张居正效忠的!
咱们可以是上下级关系,我可以依靠伱当官,我被骂也可以,但你当皇帝可不行,我戚家世代忠良,没有造反的基因。
文官更不同意了。
如果上面坐着一个嘉靖,估计还有点心思,问题是隆庆帝老实啊,我们在大明干得挺舒服的,而且大家都适应了大明的生活,忽然大明没了,大家对未来的生活都很迷茫啊,不适应啊。
而且,文官最喜欢的就是稳定。
喜欢乱世的是武将。
到了乱世,文官的命也不是命了,谁愿意过朝不保夕的生活呀?
政治斗争又不死人。
大家斗来斗去的,当玩了,反正败了回去照常养老,过几年说不定又出来当官了。
重点是,景泰朝的蒙荫制度好啊。
谁家里没两个不省心的儿子,总能进去当官的,就算过几年被踢出来了,那也比乱世来了被砍了强吧?
就这种儿子,到了乱世,也是个坑爹货,哪有太平盛世省心呀。
还有,就是大明还是盛世呢,大盛世,你造反?大哥,你神经病,我们可是正常人啊。
最关键的是,民间还有徐阶和高拱虎视眈眈呢,你张居正敢往前走一步,他俩就能灭了你!
最核心的问题是,大明不乱!
别说不乱了,现在还是大盛世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码大明还维持着世界霸主的地位,百姓生活向好,官员干得舒服,皇帝不但没错,还特别重视教育,为什么要撤皇帝制啊。
文官之所以在报纸上瞎嚷嚷。
单纯的瞎嚷嚷,博流量而已。
你当真了?
别闹了,你张居正能当权臣,就因为世界大战来了,我们需要你办事而已,你真当自己是真命天子啊,想多了吧?
天下人没人把张居正当成皇帝看。
也就张居正自己当真了。
不过,在隆庆九年的时候,张居正也意识到不行了。
因为在隆庆九年,他做过一件事。
他想独霸大明,必须得到军方支持,而当时大明有四路大军统帅,南路大军统帅戚继光,麾下170万大军。
戚继光可以说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先天贴着他张居正的标签。
所以,在隆庆九年,他给戚继光下了一道调动大军的旨意,上面没加盖天子宝玺。
结果戚继光没动!
他拍电报命令戚继光按照旨意办事,戚继光置若罔闻。
直到从宫中请玺,盖印后。
戚继光才动。
这件事给张居正巨大的触动,他不可能走什么权力内阁制的,没有天子宝玺,连戚继光都不听他的,就别说其他人了。
这就说明,大明在天下民心未失,老百姓心里对大明有好印象,而且根深蒂固的好。
戚继光会不明白他的深意吗?
太明白了!
而且,戚继光在朝中除了他,没有任何依仗的靠山,不像胡宗宪,胡宗宪是进士出身。
可戚继光宁愿丢掉官位,也不敢有丝毫不臣之心,直接明告诉你了:我并不忠诚于张居正,而是忠诚于大明!你可别想歪呀,你敢走出那一步,我先灭了你!
也在同年,他也这样试探了俞大猷,俞大猷直接当他放屁。
没有天子宝玺,他任何人都调动不了。
而天子宝玺,是隆庆帝授权给他用的。
如果隆庆帝收回来,兵权也就收回来了!
这件事让张居正惊出一身冷汗。
那不切实际的想法也彻底清除掉了。
这也是世界大战又打了四年的原因,因为他不想结束,战争结束,意味着狡兔死走狗烹。
也许隆庆帝不会这样,但朝中官员一定会进行反张的,就如当年徐阶反严嵩,高拱反徐阶,他张居正反高拱是一样的死循环。
别以为天下离了他张居正就不转了,别以为他张居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功勋卓著,就可以永远掌权了。
别做梦了,不会的。
徐阶、高拱都是人杰,后面的还有何宗彦、孙丕扬、叶向高,这些人一定不甘寂寞。
就连戚继光、俞大猷都会跟他摘清楚关系后,挥师勤王,分分钟让他去死。
甚至,他连性命都未必保得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