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7章 两头下注(2 / 3)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廷进言的,国本不定则朝廷党争不断,这浙江的事情,坏就坏在党争之上!”

    谭嗣道更沉默了,他知道自己父亲就是清流插进浙江的刀,胡宗宪下狱,也可以是浙江反叛的导火索,其根源也是党争。

    等快要到南京城边的水驿了,谭纶突然对儿子说道:

    “你带着你母亲,回杭州吧。”

    “什么?”

    谭纶说道:“你们母子先在杭州安顿下来,朝廷如今不战不和,是因为没有做好九边军队南下的准备。明年春夏之后,朝廷和苏泽必有一战。”

    “若是朝廷战败,吾儿若是想要出仕苏泽,就去吧。”

    其实谭嗣道在杭州的时候,也是颇为崇拜苏泽,对于苏泽的“新政”也是极为推崇。

    “父亲!”

    “保护好你母亲。”

    两声叹息后,父子尽皆无言。

    谭纶登岸,怀里揣着奏疏,对着船上的妻子儿子道别,然后就和其他官员一起,向南京城而去。

    浙江的官员放归的消息,南京早就已经知道了。

    这些官员的船停靠水驿的时候,已经有驿站人员通报城里。

    但是南京上下反应非常的平淡,甚至都没有官员站在城外迎接。

    原因自然也很简单,这次苏泽放归的官员中,不乏一些资历背景深厚的,他们都是官身,如果回来之后还被任用,岂不是抢占了南京其他官员的位置。

    这其中,最纠结的就是赵贞吉。

    他和谭纶同为心学门人,谭纶是江西右江人,是徐阶的弟子,按理说赵贞吉和谭纶私交也不错,应该出城迎接。

    但是如今南京的局势是,张居正是统筹南直隶军务,但是朝廷并没有授予他南直隶总督的职位。

    所以张居正不管理南直隶的民政。

    按理说,南直隶不设置布政使司、都司、按察使司这三司,但是也会设置一任南直隶巡抚,总管南直隶的民政。

    但是之前的南直隶民政,是在浙江南直隶总督胡宗宪手上,南直隶也没有设置巡抚。

    所以现在南直隶的民政,就落在南京户部侍郎赵贞吉头上。

    而谭纶之前是浙江巡抚,他又是徐阶的弟子,如果他返回南直隶并且得到朝廷的重用,很有可能出任南直隶巡抚。

    那赵贞吉这个南京户部侍郎的职权就要大大削减,这对于一直想要入阁的赵贞吉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阻碍。

    张居正去巡查扬州防务,赵贞吉不去迎接,其他官员自然也不愿意去,于是就出现了谭纶看到空荡荡城门的景象。

    谭纶心中咯噔了一下,自己让妻子儿子返回浙江果然走对了,果然很多从浙江回来的官员,看到这样的景象,也都慌了神。

    自己在浙江宁死不屈为朝廷守节,放弃苏泽许诺的官位,风尘仆仆的赶回南京城。

    可现在连一个欢迎的排场都没有,南京六部的行为让人寒心。

    前杭州知府高翰文找到谭纶,连忙问道:“抚台大人,我们要怎么办?”

    谭纶心中也是气急,但是在场官员中他的级别最高,自然是一举一动都被人关注着。

    “不碍事,我们进城再说。”

    说完谭纶带头走向南京城门,高翰文也重重叹气,然后命令家眷跟上。

    一些机敏的官员,则让妻子儿女悄然的离开。

    还有几个人干脆转头就走,直接都不进南京城了。

    谭纶众人还专门穿了官袍,倒是没有出现入城被小吏羞辱的俗套剧情。

    谭纶立刻带着自己的奏疏,来到了南京户部。

    看门的门子是赵贞吉家里的老奴,也是认识谭纶的,不过他笑着脸说道:

    “谭大人,老爷出城视事去了,今日不在家。”

    谭纶也没有动怒,他从袖子里拿出奏疏说道:

    “请将这份奏疏转交给赵大人,请赵大人帮我将这份奏疏送到京师去。”

    “罪臣不会继续打扰赵大人,我自会留在南京闭门戴罪。”

    谭纶说完这些,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赵贞吉的府邸。看着赵贞吉府前高大的门楣,谭纶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这大明朝大抵是要亡了吧?

    知道了赵贞吉和南京的官员都不愿意见自己,谭纶倒是也豁达,他拿出银子在南京租了一个房子,就这样住了下来。

    苏泽对于这些离任官员虽然宽容,但是也仅限那些官声不错的,没有盘剥和欺压百姓的。

    在离任之前,苏泽派遣吏员对这些当官的都做过“审计”,对离任的账本都进行过核查。

    不符合大明朝律令的孝敬银子,各种潜规则的官府“分红”,全部都要吐出来才能离开。

    而前浙江布政使郑泌昌,因为下属检举揭发,在改稻为桑中大肆侵占百姓民田,还伙同豪强大族逼死很多不愿意改稻为桑的百姓。

    在浙江九县遭遇水灾的时候,还下达了不允许州县救灾的命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