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1章 官办与私营(3 / 3)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的,就是棉纺织制品了。

    虽然明廷的棉布在竞争力上依然比不上东南,但是明廷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朝鲜。

    作为大明的忠实藩属国,朝鲜是大明的亲儿子。

    爹要卖给儿子东西,儿子自然要接受。

    除此之外,棉布也成了明廷对北方草原出口的重要货物。

    大量棉布通过九边的贡市进入草原,从草原换来战马、毛皮。

    加上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强化了明廷对地方上征税的控制力,也让明廷的财政富余起来。

    除了棉布出口之外,张居正还积极组织商船,向倭国出口淘汰的武器。

    此时倭国正处于“战国”时代,各大名争斗到白热化的地步。

    从佛郎机商人在倭国引入火器之后,这种新式武器在倭国越来越受到欢迎。

    鸟铳和佛郎机炮大明的工坊都能生产,虽然在安全性和稳定性上,距离东南和西洋的火器还有差距,但胜在量大又稳定,还是很快在倭国打开了销路。

    靠着朝鲜、北方草原的棉布贸易,倭国的火器贸易,竟然真的让明廷的财政好转了不少。

    于是张居正在山东三镇新军之外,又筹备在京师再组建两镇的新军,同时张居正还筹备在胶东筹备水师,想要收回被东南占领的登州,切断大沽棱堡的海上补给,伺机收回大沽。

    这些消息都被京师的情报站传到了东南,引起了东南群臣的警觉和焦虑。

    徐渭认为刑部的法典,会更削弱纺织业的竞争力,甚至会影响到对北方明廷的军事优势。

    对于这件事苏泽倒是不以为意,他说道:

    “从长远看,我们东南的敌人并不是明廷。”

    “或者说明廷还不配是我们的对手,我想现在整个东南任何一个地区,都没人想要重新回到明廷的统治下。”

    众人纷纷露出笑容,松江府徐家的选择已经说明了大部分人的选择,更别说是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的东南百姓了。

    “我们的敌人永远都在内部。”

    “不过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还是要重视对手。我们在山东方向还是要给明廷一些压力。”

    “大都督府军令,水师第一旅和徐州的第五旅,组织发动一次秋季攻势,也让张居正和李成梁忙起来。”

    “我要亲自前往徐州,南京这边就交给内阁诸位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