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章,教秦淮茹识字(2 / 3)  四合院之我是许多年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跟我去买书去。”

    看了一圈略显空荡的书房,许多年便冲着还在大书案忙着擦洗的秦淮茹说道。

    后者愣住了,旋即黯然惊慌道:“可是我不识字呀,帮不上忙。”

    “谁天生识字的?走吧,我带你去,正好给你选一些适合你的书本,以后啊,我教你认字”

    “真的吗?阿年哥你愿意教我识字?”秦淮茹闻言,顿时非常惊喜地问道。

    一直以来,只是扫盲班毕业的她,在学识这一块儿,都是非常自卑的。

    特别是看到许多年越来越优秀,她心里自豪的同时,自卑感也更强烈了。

    空闲下来的时候,她也想着读书认字,特别是许晓倩她们写作业读书的时候,她也会凑过去。

    每次只记一两个字,这段时间下来,也记住了十多个字了。

    可还是不会写。

    尽管许多年从没在这方面鄙视过她,甚至还小心翼翼地维护她在这方面的自尊心。

    她很感动,但也更想可以靠近他一点点。

    但她又不敢让许多年教她识字,她想自己来,也怕累坏他,毕竟他平时也很忙的。

    “为什么不愿意?”

    许多年笑了笑,浑然没有当一回事儿,招招手道:

    “走吧,我们去新华书店买书去。”

    门口,跟小伙伴玩耍的许卫东,听说要出去,小家伙便急忙跑过来:

    “三叔,三叔,我也想去新华书店。”

    “你去书店干嘛?在家里呆着,等我们回来再说。”

    许卫东这个小家伙顿时扁着嘴巴,不满地看着他三叔。

    “三叔,你是不是不疼我了?”

    “屁股痒了是吧?跟我来这招儿?来来来,看我不修理你.”

    唰!

    瞅见他三叔寻找扫帚,他拔腿便跑,一会儿就跑没影了。

    小短腿,但跑得并不慢。

    没了烦人的小家伙,许多年推着自行车,载着秦淮茹离开了四合院。

    新华书店诞生于北平解放的炮火声中,它的建立,开启了“金街有书香,文化润京华”的征程。

    一九五零年,书店由简陋的门市部迁入一栋四层楼房,随着经营面积的扩大,以品种最多,贮量最丰富成为当时全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的书店。

    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人流如织。

    许多年和秦淮茹来到了新华书店,门口就有停自行车的地方。

    有专人照看,一次五厘钱的收费。

    收费倒是不贵,就是有些坑。

    走进新华书店,里面的人很多,大部分人都是来这里看书,买书的人也有不少。

    总共四层楼的大书店,里面的书籍浩瀚无比。

    第一次来这里的秦淮茹,紧张不已,看向那些拿着书本看得津津有味的人,她眼里满是羡慕、自卑等复杂情绪。

    许多年也察觉到了她的目光,但没有说什么。

    有些事情,必须得她自己走出来才行,别人是帮不上忙的。

    在一楼找了一圈,给秦淮茹挑选了几本字帖、三字经等等之类的启蒙读物。

    以她扫盲班的水平,读这些正合适。

    还有就是数学方面的书,也给她找了一些。

    完事之后,这才来到二楼。

    二楼的书,大部分都是国学、古文等一类的书籍,三楼才是外国书籍。

    挑挑选选,许多年总共要了三十多本书,这些书籍,够他看一两个月了。

    等他准备离开的时候,刚巧看到书架上面有关于中医方面的书籍,顿时停下了脚步。

    那就去挑几本来看看吧。

    走过去之后,许多年自己也呆滞住了,分得这么全的吗?

    因为书架上面是按照朝代来划分中医书籍,比如宋朝就有《医心方》、《苏沈良方》、《普济本事方》、《女科百问》、《妇人大全良方》等书籍。

    从明朝开始,中医书籍就非常多了。

    比如明朝这一类,光是草药方面就有十多本,如滇南本草、本草蒙筌、本草纲目、本草乘雅半偈、本草征要、本草纲目别名录等等。

    还有针灸、儿科、妇科、内外科、经脉等等,粗略一扫,足足有好几百本吧。

    许多年并不知道新华书店都是什么能人组建的,居然有如此齐全的书籍,那他可不能错过了。

    上辈子,他去过很多书店,却压根儿没有看到过这么多建国之前的中医书籍了。

    可当他准备拿书的时候,才想起来,这个时候的书籍并不算便宜,他可没有那么多钱来购买呀。

    一本去年出版饿得《新华字典》定价一块钱,这个价格在这个年代,还是非常昂贵的。

    还有《中国盆景及其栽培》是八毛钱,以及今年五月份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生活》这本书定价就是一毛五分钱。

    可能这些价格看起来便宜,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