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可不轻,差不多有四斤重,很贵重呢。
所以,搞得许多年不是来送月饼的,而是来交换物资的。
两位领导家都给了不少,虽然不能平等兑换成钱,但许多年必须得记着这些。
去他四妹家的时候,许多年并不是他自己去的,而是拐了一圈,回家把秦淮茹接上,小两口一起过去的。
到了他四妹家,月饼不多,只有四个,但还是把许思梅给惊了一跳。
这个时候,上哪买来的月饼啊?
对于她的惊讶,许多年简单解释了一下,是从外面买材料回家做的。
而此时的姜秀儿她们几个孩子,已经围着许多年,喊着三舅三舅。
孩子对食物极为敏感,月饼的香味不算很浓郁,但姜秀儿她们已经看到了,凑近的时候,明显能闻到香香的味道。
加上前几天才见过她们三舅,这会儿就不算陌生了。
所以,叫三舅的时候,第一声会有些害羞,后面的话,就很顺畅了。
“只是叫三舅呀?不喊三舅妈?”
许多年逗弄着姜秀儿三个小家伙,秦淮茹则是跟许思梅在旁边看着。
有奶就是娘,看到她们三舅提着好吃的来了,所以姜秀儿三个孩子直接脆生生地喊了三舅妈。
只不过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鼻涕虫是对着许多年手里的月饼喊的,目光根本没有移开过月饼。
大家看到他这副馋嘴的样子,都忍不住开怀大笑起来。
跟许思梅聊了一会儿,知道姜东阳这段时间对她们母子四人都很好。
而且也非常认真努力工作,没有再偷懒了。
不过他母亲还是那副样子,并没有改变。
但也因为她儿子姜东阳的巨大改变,最近稍微好了一点。
唯有一点,平时除了吃饭和睡觉这些时间,家里是看不到她的。
许多年闻言,便道,“看不到就看不到,伱在家好好带孩子,实在不行,就把孩子接回去,让她们跟小东小蔓她们一起玩耍.”
周红梅总是催他赶紧生娃,隔三差五念叨一回,可是生娃哪有那么快啊?
既然她那么喜欢小孩,得,让许思梅把孩子也接过去给她带。
反正东桥胡同距离南锣鼓巷也不是很远。
几人聊了一会儿,许多年和秦淮茹便准备起身离开了。
许思梅一看,连忙从屋里面拿了两双鞋子出来:“三哥,这是我给你纳的鞋子,你拿回去穿吧,我量过你的脚,肯定合适的”
听她说是按照他之前踩过的鞋印量了个大概尺寸,许多年都忍不住惊讶了一下。
自己这个妹妹,真的很花心思。
他当然不知道,许思梅家里也没多少钱,想要回送点礼物,都找不到合适的。
但鞋子确实不错,加上她手艺也很好,送这个就恰到好处了。
许多年没有拒绝,笑着接过了。
“快跟三舅和三舅妈说再见。”
姜秀儿她们三个小孩,一手拿着月饼,一边挥手说拜拜。
月饼吃着香,她们都不舍得松手,但还是需要跟三舅打招呼说再见才行。
要不然,下次可没有月饼了。
小两口推着自行车走出狭窄的巷子,秦淮茹有点闷闷不乐,许多年便问她什么情况?
“阿年哥,我是不是不够称职啊,嫁给你之后,都还没有给你纳过鞋子.”
“上车,我们回娘家。”
上了车之后,许多年骑着二八大杠,笑着说道:
“在我看来,你是很称职的,不要想那么多.”
“不过,鞋子这件事啊,以前都是我妈给我补鞋子”
那个时候年轻,家里人穿的都是千层底布鞋,没人例外。
其实,建国之后,市场上就开始流行解放鞋了。
走出去外面,放眼望去,满大街几乎都是解放鞋。
当然穿布鞋、皮鞋、靴子等也不少,但相比解放鞋,占比很低。
除了城里,城外的人大部分都是穿草鞋,甚至很多人是赤脚。
老许和周红梅都很省,所以家里的吃穿住行等都是四个字的指导方针:能省则省!
布鞋穿着舒服,而且也不贵,就算破了,周红梅也可以很快补好。
那个时候,许多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家里有一个柜子,里面装了不少用来补鞋、制作鞋子的材料,还有那些破衣服破布,全都放里面存着。
等许多年去当兵之后,布鞋就没有穿过了。
退伍回来的时候,他的行李包里面,什么都不多,唯独衣服、解放鞋这些最多。
而且还有两件军大衣,这些都是当兵五年存下来的最宝贵家当。
鞋子那么多,所以回来这几个月,许多年压根不需要为鞋子的事儿发愁。
这么多鞋子,还没办法给别人穿,因为家里就数他最高,鞋子也是穿最大码数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