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章,路和鸽子(3 / 4)  四合院之我是许多年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作为扫盲班毕业的学渣,秦淮茹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有如此大的变化,已经是令人开心的事了。

    “小茹,很棒,继续加油!”

    得到夸赞的秦淮茹,很是开心,眼睛都眯成一条线,满眼都是他的身影。

    “三叔,还有我,快看看我的作业.”

    两小只见状,也很想得到夸赞。

    许多年冲秦淮茹莞尔一笑,顺手给两个小家伙检查了一下,也夸赞了几句。

    然后,勉励她们,继续努力。

    接着,他这才坐在大书案,开始看书。

    最先被他打开的便是《医学三字经》这本书。

    既然今天的遭遇,让他更加坚定自学中医的路,那就沿着这条道,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这本书是清代陈念祖撰,通篇为三字一句的歌诀。

    许多年翻看了一下目录,内容包括医学源流,内、妇、儿科常见病之证治,常用方剂,阴阳,脏腑,经络,运气及四诊等。

    “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难经出”

    研习中医书本,需要非常专注,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才行。

    作为翻译出生的许多年,早就养成了这个习惯。

    所以,开始看书之后,便自动屏蔽了外界的噪音。

    当然,书房内也没有噪音,十分安静。

    过了半个小时,两小只坐着难受,眼珠子一转,便准备开溜。

    只跟她们三婶一起看书的时候,她们还可以跟三婶偶尔聊几句。

    可是,她们三叔在旁边,她们可不敢开小差,更不敢说话。

    盯着书本发呆的话,会很无聊的,跟坐牢似的。

    恰好这个时候,秦淮茹也抬头看向她们。

    见两小只可怜巴巴的样子,秦淮茹差点笑了出来。

    于是,她起身带着两小只出去了。

    现在时间也不早了,该做午饭了。

    中院,渐渐恢复了热闹,不少邻居都回来了。

    周红梅她们也回来了,在许多年家里坐着跟秦淮茹聊了一会儿。

    主要是说隔壁邻居的一些八卦,有好几个呢。

    其中一个是隔壁大杂院的谭老师的儿子杜建民,又惹事了。

    “距离上次的事儿,好像也没几天吧?”

    正在揉面的秦淮茹,错愕不已:

    “谭老师怎么这样教育儿子的?换做是我的儿子,敢这样的话,腿我都给他打断.”

    可不咋地,节前才扒了许晓倩的裤子,今天是九月最后一天,又把邻居老大爷家的窗户给打破了。

    玻璃窗户不值几个钱,但现在谁家不困难啊?

    就算不值几个钱,那也不是这样干的啊!

    就这事,气得老大爷血压飙升,直接住院了。

    秦淮茹询问是什么原因?

    周红梅还没开口,胡美凤就已经气呼呼地说了,是因为前几天许多年找上门给许晓倩讨要说法的时候,老大爷等邻居翻了旧账。

    就因为这件事,杜建民气不过,产生了报复心理。

    听罢这事儿,秦淮茹不由担心道,“要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家岂不是也被这小子盯上了?”

    “他敢!!!”周红梅瞪眼,气道:

    “他杜建民要是真的敢来我们家,说什么也要把这小子送去少年学校!”

    未成年犯法,自然不能送去劳改所踩缝纫机,而是送去少年学校。

    毕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就算犯法了,也还可以通过思想教育等其他办法,矫正过来。

    如果杜建民真的被送去少年学校了,谭老师怕是要疯。

    又聊了一会儿,周红梅她们才回到前院做饭去了。

    许多年在书房里学习到十二点十分,直到秦淮茹过来喊他吃饭,他才退出学习状态。

    咋说呢,医学三字经还是非常好的一本书。

    对于他这种半路出家的人来说,十分友好。

    当然,学习起来的难度是不高,但它囊括的面,很广。

    好在他不仅买了原文书,还买了白话文,可以对照参阅。

    他的古文水平不算高,但也不低。

    上辈子读大学,以及后来在翻译公司的时候,也经常接触一些古文方面的翻译。

    所以,也看了一些相关书籍。

    但时间过去那么久了,很多基础知识都丢了。

    现在要捡起来,就需要花费时间了。

    回到客厅吃午饭的时候,秦淮茹聊起了杜建民那小子的事儿。

    她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许多年却笑道:

    “有什么好担心的?”

    “该操心的应该是谭老师,而且,我估计这一次,杜守成可能真的压不住了.”

    听说老大爷都住进了医院,如果杜守成还不自救的话,到时候都别想全身而退了。

    秦淮茹这才松了一口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