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我先回去看看。”
许多年点点头,周红梅她们也说先回去歇歇。
毕竟许多年可是三点就到了呢,现在都快六点了,排了快三个小时了。
这么冷的天气,虽说有军大衣和小火盆,但是真的冷啊。
脱离了队伍,许多年回到家找到军大衣,然后又提了两个蜂窝煤。
前院厨房这边,许舞梅蹲在灶头前,烧着柴火取暖。
厨房也不暖和,只有灶头这边稍微暖和一些。
“小梅,红薯蒸了多久了?”
“啊,三哥你回来了,好冷哦今天,红薯已经蒸了十多分钟了.”
“好,差不多天亮的时候,记得把小倩她们喊起来,记得去排队”
跟许舞梅说了一会儿,许多年便返回去队伍那边。
这个时候的队伍,已经很长了,估计排了三四百米。
反正许多年没有看到队伍的尾巴,满大街已经人来人往了。
还没到对方最前面,就有人在打架了。
稍微看了一眼,许多年摇头继续往前。
插队,果然是哪里都有。
其实,周红梅她们也算是插队了,但那个时候人不多,而且前后都是邻居,大家都是这么干的,没人说什么,就不算插队了。
焦敏她们看到许多年又提了两个蜂窝煤过来,都惊讶不已。
冷归冷,但连着四个蜂窝煤,多少有些奢侈了吧?
一分钱一块蜂窝煤,四块蜂窝煤就是四分钱。
听着四分钱好像不是很多,可在这个年代,四分钱已经很多了。
就许多年他们这个队伍,也就几家带了小火盆,其他人可没有。
六点过后,天色渐渐亮起,金乌从东方升起来了。
这个时候,队伍的人员流动更快了。
不少人都赶着回家吃早餐,吃完之后,顺便把畚箕、小推车等工具带过来,准备等下买好菜之后,用这些工具带回家。
许多年一家也轮换着人回家吃了饭,家里一直没怎么用过的畚箕全都拿出来了。
小竹车、手推车、木桶、箩筐、麻袋等也一样被带了过来。
整条队伍里,大家手里头的工具千奇百怪,但大部分都是较为常见的工具。
比较奢侈的则是骑着三轮车来拉菜的,这些才是大户人家。
每人几十斤的白菜并不算少,像老许家,八个大人还好说,那些小孩子多的家庭,可就难搞了。
“车来了!”
时间渐渐靠近七点,随着一声惊呼,队伍顿时沸腾了起来。
大白菜都是从京城周边地区采摘,然后由大卡车运输到城里进行售卖。
今年是一九五八年,统购统销也经历了两个年头,街道办在处理大白菜销售方面也已经有了不少经验。
解放牌卡车从京城各个城门进来,驶向天桥、朝阳门、西直门、菜市口和阜成门等各个菜市场或者临时冬储菜销售站。
南锣鼓巷街道这边,赵会计带着几个肩膀套着红色袖章的工作人员抵达了临时冬储菜销售站,维持队伍的秩序和组织卸车。
整个大白菜销售工作,最艰苦的就是卸车。
只见那拉菜的挂斗大卡车一到,穿着围裙的、从各个菜点抽调的工作人员,戴着那种一面涂胶的线手套立刻围上去卸车。
卸下车的大白菜,分类码放,然后插上牌子堆在路边。
许多年没有去帮忙,因为那几个工作人员力气也不小。
菜蔬公司一般按菜心的密实程度将大白菜分为四个等级,不仅价钱不同,而且一二级菜凭证供应,三级和等外菜敞开供应。
看着牌子上标记着冬储大白菜的价格,许多年都微微吃了一惊。
真是便宜啊!
一级大白菜十分漂亮,但也最贵,需要一分五厘钱一斤。
讲真的,这个价格,真的十分便宜。
二级大白菜是稍次一些,不过呢,也还好,价格是一分钱一斤。
剩下的三级和四级大白菜,随意摆放在路口边儿上,就没有那么整齐码放了。
价格也是相当感人,七厘钱和五厘钱一斤。
购买一百斤的三级或者四级大白菜,也才七毛或者五毛钱。
一个五口之家买三四百多斤大白菜,才可以度过漫长的冬天。
如果全是三级或者四级大白菜,估计也就是一块五钱到两块四钱的事而已。
这个年代,每到冬天的时候,要吃点带叶的菜,可真费老鼻子劲儿了。
“妈,你们要买多少斤啊?”
许多年看着工作人员卸车,对周红梅询问道。
大白菜分级了,按照周红梅和老许老两口的抠搜劲头,估计会使劲儿购买三级和四级的菜吧。
毕竟这两个菜,便宜,还不限量供应。
其次,大卡车里,这种菜也是最多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