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时候,那会儿还没建国呢,那么时间记错了,也很正常啊。
街道办和派出所的人,估计也没辙啊。
所以,现在困扰这个大家庭的两件大事儿,也算是解决了。
就等小梅她自己决定要不要读大学了,一旦她决定读大学,意味着她需要在两年内完成学业,这个挑战还是蛮大的。
当天夜里,旺财却突然叫了好几声,许多年起床出去看了一圈,没发现有什么事儿。
直到第二天,许多年看到前院倒座房不远处,多了一坨大便,这才知道怎么回事。
“哪个缺德鬼啊?”
还好没有弄到他的汽车,要不然,许多年说什么也要让派出所的公安帮忙查一查。
饶是如此,许多年还是挺生气的,附近的邻居们是活腻了吗?
又特么来找事?
许多年也不知道是谁那么缺德,今天晚上看来得守一下。
吃过早餐,许多年开着吉普车,去了一趟邮电局发电报。
这个时代的电报费用还是很贵的,普通电报每个字是九分钱,加急电报就要翻倍一毛八分钱一个字。
除此之外,新闻电报在本省的费用是两分两厘半,出省的话就要三分四厘钱。
贵得一塌糊涂!
新闻电报之所以便宜,自然是因为新闻电报需要发送的字很多啊。
普通电报贵一些,是因为都省着来,估计也就是几十个字,甚至是十来个字。
打电话的话,就算了,费用更贵。
尽管许多年工资高,但也不敢随便打电话给白云城这边,让人家帮忙给港岛那边的孙国华传话吧?
所以,更方便快捷的办法,就是拍电报。
港岛,皇后大道西,唐楼办公室里。
叶启芳收到了来自京城的电报,还以为是工作任务呢,谁知道是许多年发过来的电报。
电报上面指明了让于光元查看详细内容,所以叶启芳只好把电报译文拿给了前者。
于光元看到电报内容之后,顿时大喜。
对于许多年的家庭成员,于光元当然是很了解的。
也知道许多年的妹妹,是高中生,没想到今年参加高考了啊。
而且,许多年还想着让他妹妹来港岛读书,这就很不错啊。
不过,港大可不是那么容易进去的,要么捐钱,要么参加港岛这边的考试。
如果是许多年他妹妹要过来参加考试的话,估计还得重新开始继续读一年高三才行。
反正不是那么容易的。
隔了几天,许多年终于收到了于光元的电报,看完电报内容之后,果然是不出他所料。
捐钱这个选项,他直接排除了。
尽管他很有钱,但不能这样明着使用,否则的话,他就等着政审调查吧。
毕竟他和秦淮茹两人的收入,是可以计算出大概的,不可能让他给他妹妹捐一两万港币入读港大的。
除了捐钱这个选项外,那么就只有考试了。
既然这样,许多年只好再等一等了。
最近他没有任务,无法离开京城。
即便有任务,到了港岛之后,估计也需要时间执行任务。
因此,根本没有那么容易去处理他妹妹入学港大的事情。
要不然,让她去国外读大学?
许多年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妥,算了吧,就让她去魔都那边读书吧,懒得折腾了。
如果他妹妹知道他连给她参加港大入学考试的机会都不给的话,小梅估计整个人都要裂开了。
毕竟在这个时代,能通过正规途径前进港岛读书的机会,真的是少之又少。
何况,小梅这样的普通大学生,学习也不是十分拔尖的那种,就更加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了。
这几天,小梅已经买了不少教科书回来。
书这东西并不需要票据,只要给钱,想买多少就买多少。
小梅自己并没有多少钱,所以买书的钱,其实是她五哥借给她的。
本来许多年是想借给她一百块钱的,结果她只敢借二十块钱,因为怕还不了。
现在的书本,一般来说都是几毛钱到一两块钱不等,所以二十块钱,也就够买十几本书罢了。
六十年代的书,就是这么昂贵,而且十分不讲道理。
解放军总医院,八月上旬这一天,许多年正在办公室里悠闲地看书,门口这边突然冲进来几个人。
他抬头一看,顿时惊的站了起来。
因为来人是他老丈人、大舅哥和大舅嫂,还有小石头。
小石头是他爸爸和他爷爷抬着进来的,浑身上下都是血渍,看着就十分唬人。
“爹,大哥,快把孩子抬屋里去。”
许多年顾不得寒暄那么多,先把人抬进去屋里去治疗再说。
他大舅嫂王二妞此时已经哭得不行了,因为小石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