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新两个小家伙,回了小豆包一句。
“这儿是火车站,十里洋场啊在外滩那边,等下午的时候,爸爸再带你们去那边玩。”
“好啊好啊.”
小屁孩们顿时开心地应了一声,跟着大部队走出了火车站。
这个站点就叫上海站,一九五零年之前是叫北站来着,之后就改回了。
上海站也是目前整个魔都地区最大的火车站,每天客流量都有几万人,不可谓不小了。
现在的魔都其实还有好几个火车站,比如长宁站、真如站,还有一九五八年更名为南站的日晖港站等等。
“爸爸,为什么魔都有这么多个火车站呀?”
听到她们爸爸的介绍,小家伙们都好奇不已,又化身为十万个为什么。
“因为这里是魔都啊,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最好的城市之一。”
尽管许多年知道,她们现在是记住了这些信息,但要不了多久,她们就会忘记了。
然而,这些都是小家伙们成长中的经历,不管她们是否记得,对她们来说,经历过就好。
身为她们的父亲,许多年自然也更乐意花更多的时间,在她们身上。
毕竟他现在还可以天天陪伴她们,等她们也上大学了,或者结婚了,那么到时候,许多年就很难再有现在这样的机会陪伴她们了。
出了火车站之后,许多年让小豆包她们齐刷刷站好,让小梅帮忙拍照。
当然了,小梅自己也拍了三张。
一张是她自己的个人照片,一张是她跟小豆包她们的合影,还有一张是跟她哥的合影。
最后一张照片,自然是小豆包帮忙按下快门的。
彩色照相机,底片可以洗黑白照片,也可以洗彩色照片,这一点还是人家老外技术好一点。
照片的背影,自然是上海站这栋三层的建筑了,不是很大,但也不小了。
不过,候车室也就是不到四百平米的样子,所以它有多大,也可以想象得到了。
来到魔都这边,并没有人来接许多年他们,也不会有所谓的大学校车来接大学生回学校。
只能许多年他们自己找公交车,然后前往PT区的武宁街道,华东师大的校园就在这里。
坐哪一路公交车,都是需要询问路人的,反正十分麻烦。
但也还好,许多年也习惯了这样的问路方式。
当然了,他们这一家人,孩子就有六个之多,所以一路上,难免成为动物园里的猴子,总是被大家行注目礼。
大上午的时候,公交车来到了华东师大,许多年也没有急着带他们去校园里边,而是找他们学校的招待所,直接办理入住手续。
介绍信这些都带齐了,所以招待所很快就把房子钥匙给到许多年了。
将大包裹放下之后,他们一家人这才轻松地前往校园。
接下来就是办理入学手续了,只需要把录取通知书、户口簿、街道证明信等这些文件拿到报到处那边,然后就可以办理入学了。
六十年代并没有二代身份证,但相关证明文件,那是挺多的。
户口簿这玩意儿,自然是京城南锣鼓巷街道办这边帮忙给办的,直接把许舞梅的户口给独立了出来。
因为她是需要来魔都上学的,所以户口迁到魔都这边,不管是干什么,都比较方便。
到时候想要迁回京城,也相对容易一些,毕竟她可是大学生,很多地方都十分欢迎大学生的。
来华东师大读书,许舞梅不仅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等她办理入学时候,还随着学校老师、工作人员的指引下,领取到了所有生活物资。
被褥、暖水壶、水杯、牙刷、毛巾等等,全都一应俱全,连粮票和补贴也直接发放到位了。
第一次领取到补贴的许舞梅,可高兴坏了,一口大白牙全露了出来。
这一幕就被她哥用相机给抓拍了下来。
也就是她现在看不到照片,就是到时候照片出来之后,也不知道会不会找她哥的麻烦。
宿舍就相对简陋一些了,什么六人间的宿舍是不存在的,直接就是四人间。
因为这里是魔都,而华东师大的前身可是光华大学和大夏大学,这两所学校都是民国时代十分著名的综合性私立大学。
当然了,即便是四人间的宿舍,其实房间里面也不是有多奢侈,只不过相对来说,比京城那边的大学要好一丢丢。
“往后你自己在这里读书的话,冬天的时候还是要多注意一下.”
许多年帮她把那一箱书,还有一些方便面、衣服等等全都带到宿舍了,看了一圈之后,还是叮嘱了一句。
由于南北方的冬天都是不一样的冷,习惯了北方的冷,小梅还真不一定可以适应南方的冷。
毕竟大家都知道,南方的冷是魔法攻击,不是多盖几层被子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最为关键的是,这里根本没有暖气的,冬天的时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