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的。
说起来,小不点他们三个孩子也是倒霉透顶。
他们父母也是绝配,秦淮茹打孩子的时候,是真的很舍得用力,似乎打的不是她的儿子一样。
在她的孩子教育理念当中,孩子不听话,那就是打。
既然他们都那么喜欢打架,那就打到他们害怕。
反正打得再疼,伤势严重也没关系,许多年这个当爹的是中医,很快就可以治疗好了。
此时的小不点,只感觉屁股还是有一些冰凉的疼痛,应该是创可贴的作用。
只是没有刚才那种撕心裂肺的痛了。
“许元启,以后还打架么?”
小豆包一副大姐派头,幸灾乐祸地笑着问道。
小不点白了他大姐一眼,懒得回答她。
打架这件事,算是告一段落了,接下来一段时间,应该可以消停许久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便是八月中旬了。
彭志刚他们还没有离开京城,针灸之术,算是慢慢稳定了下来。
最近的许多年,心情却有些沉默。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于爱英也不得不住进总医院这边来。
她很想体面离开,却发现根本做不到。
越是到了晚期,身体越是痛苦,想维持淡定从容的姿态,却发现根本做不到。
而且,她不想让她女儿看到这一幕,所以只能住医院。
其实她也想早点离开,可每当想要走的时候,总是舍不得。
人间很美好,她很舍不得她女儿。
尽管她女儿现在已经被一户好人家收养了,可再怎么样,也比不过自己亲生养的孩子啊。
这天,许多年刚给于爱英扎完针,后者便虚弱地询问道:
“许医生,我还能活几天?”
日常一问,这几乎是于爱英最近这些天的功课了。
许多年勉强笑了笑,道:
“于同志,您还能活很久,开心一点吧。”
有人是真的可以笑对死亡,有人却做不到。
世间百态,每个人面对死亡时,都有不同的心历路程。
像于爱英这样的人,其实很多。
偶尔坦然,偶尔不甘心,然后却十分平静地接受这一切。
不等于爱英说些什么,门口那边,白秀秀带着于爱莲进来了。
“妈妈!”
于爱莲看到她妈妈了,扑了过来,小脸蛋十分欢喜。
小家伙不知道,她跟她妈妈估计见不了几天了。
因为刚才许多年已经给于爱英号过脉了,也就是这两天的事儿了。
看着于爱英和她女儿抱在一起的场景,许多年不由感慨万分。
也许从一开始,他就做错了。
他不应该那么冷漠的,他应该利用三条小龙把于爱英治好,这样的话,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场面了。
离别的痛苦,那种煎熬和难受,最让人撕心裂肺。
但现在这时间点,已经太晚了,许多年没办法再用三条小龙去治疗了。
一是得不偿失,二是治疗好的话,白秀秀、程仲云他们一家怎么办?
太残忍了!
唉!
于爱英和白秀秀带着于爱莲离开了,走的时候,小家伙还朝许多年挥手告别,是一个很有礼貌的小孩。
或许这一别,就是永别了吧。
大概,这就是人生吧。
许多年感慨了一番,回到家的时候,刚巧听到小豆包她们在背书: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当即,他便把孩子们叫到自己跟前,道:
“爸爸问你们,你们谁知道这首诗最后一句,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什么意思呢?”
他自然是知道什么意思的,但他想跟孩子们分享这句话。
虽说孩子们肯定不懂,因为她们太小,根本无法理解。
“爸爸,我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白豆腐抢先举手说了出来,许多年当即赞了一句。
意思是很简单的,小屁孩们也可以理解。
但她们理解的只是这句话的意思,无法真正明白当时做李白的心情。
反倒是刚从书房走出来的小梅,突然就顿住了。
喃喃自语着:轻舟已过万重山!
她有些理解,但又好像没有理解。
还好,此时她哥的话响起了。
“其实啊这首诗,应该要结合当时创作者的背景来理解,这样的话,才能更加明白当时李白的心境,也能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一首诗了.”
“那个时候还是唐朝乾元二年,也就是公元七百五十九年,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经重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