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
小梅好奇不已,把话题拉了回来。
秦淮茹、姚春喜和许百年几人,一直没有吭声,就是笑眯眯地一边吃饭,一边听着。
几人就是贯彻一个原则:重在参与。
许晓倩也不吭声,竖起耳朵听着就是了,因为她见识少,很多东西都不太懂。
“那是当然了,未来我们国家肯定会高速发展.”
对此,许多年很有自信,但语气,却又突然低沉了下来。
“算了,聊那么多未来的事情干嘛?等到时候就知道了,吃饭吃饭。”
“小梅你别总是好高骛远,我给你定了两年半毕业的目标,你能顺利完成就好,完成不了,今年年底,你也给收拾行李回京城来,不能在魔都那边找工作,听到没有?”
话题一下子就被他转移了。
小梅顿时有些不乐意,为什么必须要回京城?
“每次打电话、写信这些,你不累呀?我还累呢,出事了就知道喊我帮忙,在家里不好么?非要跑去那么远的地方,你要是真那么喜欢远走高飞,下次我帮你申请一下,让你去港岛好不好?”
“真的?”
听到去港岛两个字,小梅顿时两眼放光,眼睛瞪得滚圆。
元新马上跟着说道:
“爸爸,我也想要去港岛!”
其他几个孩子也跟着说了,都想要去港岛。
港岛这个地方,不止一次听她们爸爸说过了,也看过很多照片。
几乎每次许多年出差回来,都是跟港岛有关系。
他还拍摄了不少照片,不仅仅有维多利亚港,还有很多高楼大厦、普通小区、街道、菜市场等等。
车如流水马如龙的市井气息和繁华城市的快节奏,相互交织在一起,让孩子们都十分向往。
俗话说,报喜不报忧!
许多年每次出差回来,跟家里人分享的事儿,基本上都以喜事为主,不好的事儿,很少说。
“去哪里干嘛?你们还那么小,那边可是有人贩子的,到时候把你们抓去卖了,我和妈妈怎么办?”
“爸爸你吓唬我们,你去了那么多次,怎么没有被卖掉?”
小豆包振振有词地反驳道,小团子也跟着点头道:
“对啊,我们都看到过爸爸你拍的照片,港岛那边也有很多小孩子的,人家也没有被卖掉啊”
此时的许多年,面对牙尖嘴利的两个孩子,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
孩子长大了,不好骗她们了。
秦淮茹、周红梅她们都乐得不行,难得看到许多年被孩子们怼得没话说,当然开心了。
小梅却不想把话题扯远,她还没从她哥口中得到确认:她能不能去港岛?
“你真想去港岛啊?”
许多年开口询问道,小梅连连点头,许晓倩也跟着插嘴道:
“五叔,还有我,我也想去!”
接着,小豆包她们几个孩子又继续凑热闹了。
气得小梅很想骂人,可这些都是她的侄女侄子,她不能骂,也骂不了。
如果她敢开口骂人,她妈周红梅就会教她如何做人的。
“你要是想去港岛,那也行,你先顺利毕业再说,然后你得说服爹妈他们,你还得有足够多的钱,嗯,最起码得有三千块钱才行。”
“哥,你不想让我去你就直说嘛,用得着跟我说这些借口么?”
听罢之后,小梅顿时翻了个白眼,气呼呼地说道。
这简直就是在为难她嘛,三个条件,一个比一个难。
大学能不能顺利毕业,她还真无法确定,因为现在已经过去一年半了,她还剩下一年的时间。
过去的一年半,她倒是顺顺利利地完成了大一和大二的课程学习和考试,大三第一个学期的自学进度和考试也差不多快完成了。
然而,想要通过考试,她却没有那么自信了。
众所周知,大三的课程是最多的,难度系数也是最高的。
相反,到了大四之后,课程反而没那么多了,难度也降低了不少。
只不过,大四没那么多课程,却有一个终究考验:毕业论文和答辩。
答辩还好说一些,毕业论文就有些难搞了。
尽管小梅自己已经出书了,也写过两本,但是毕业论文还是没有什么头绪。
所以,想要在一年内完成大三的学业考试和毕业论文,难!
其次便是说服她爹妈,这个估计更难。
因为港岛距离京城更加遥远,两千多公里的距离呢,太远了。
光是每次许多年花在路上的时间,就把大家都吓到了。
渡轮和火车这两个交通工具,属实是让人崩溃。
最后就是最少要有三千块钱,这个就更加为难她了。
别看她写了一本,就挣了八百块钱的稿费,似乎挣钱很容易。
但还是那句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