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想去十三行那边逛一逛呢,听说他们这里的沙面特别好.”
轮渡上,小梅满脸遗憾。
来之前,她就想着在白云城这边好好逛一逛。
毕竟白云城这个地方可是非常漂亮,她经常听她哥介绍这里。
“沙面是什么面?白云城这边的特色面吗?”
突然,许千年好奇地问了一句,直接让许多年和小梅两兄妹忍不住笑了出来。
就连旁边的其他船客也忍不住偷笑,简直太逗了!
“四哥,沙面是一个地方名字,是珠江上的一座岛,清朝的时候,英法等外国联军逼迫清政府签订的沙面租借条约.”
小梅科普说道,这些知识,还是她写之后,特意查询到的资料。
这些资料并不容易查,毕竟历史书上面,可没有叙述得那么详细。
主要还是许多年从港岛、白云城等地方带回来的书籍,才有更为详细的介绍。
“四哥,我知道你是大厨,可是也不能随便听到什么就往吃方面想吧?”
许千年闻言,尴尬地笑着挠了挠头。
这一路上,免不了有这样的事儿发生,许多年已经习惯了。
从珠江出来,很快就到了大海之上。
第一次看到大海的许千年,有些瞠目结舌,一直盯着眼前一望无际的大海。
虽然小梅在魔都的时候,去过海边游玩,但再次看见大海,她也同样很震撼。
跟之前许多年带回来的照片不同,亲自直面大海,那种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咸咸的海风,碧波荡漾的海面,天空和大海几乎是被一条线隔开,这样的感觉,对第一次看到大海的人来说,自然是非常震撼的。
“哥,这就是港岛么?”
随着时间的流逝,轮渡很快就来到了维多利亚港,小梅看到了港岛之后,喃喃自语地问道。
一九六六年的港岛,很多高楼大厦已经开始建起来了。
港岛的二三十层楼高的民宅,很多都是从五十年代开始兴建的。
很多房地产公司就是在最近几年,或者往前推的十多年成立并且发展起来的。
后世港岛的大富豪家族,基本上都是跟房地产有关。
华资的崛起,便是在五六十年代,等到了七十年代,就开始露出峥嵘之势,进入八十年代之后,英资更是被华资打得节节败退。
所以,这个时候放眼望去,已经有很多高楼大厦了。
对于习惯了四合院的小梅和许千年两兄妹来说,这一幕,属实是太震惊了。
饶是小梅在魔都那边,看了好几次十里洋场,但十里洋场的楼高跟港岛这边,还是有很大差距。
更何况,港岛这边的高楼大厦,十分密集。
强烈的冲击感,让许千年和小梅两人目不转睛,只有许多年失笑地简单介绍了一下。
轮渡上的其他船客也都看向尖沙咀和港岛两岸,这俩地方是最繁华的区域。
不多时,轮渡停靠在了中环码头,大家纷纷下船。
这次还是于光元带人来迎接,算是给足了许多年面子。
一行人来到唐楼这边,简单见个面,然后就吃晚饭了。
初来乍到的许千年,还想着去厨房帮忙来着,却被人制止了。
饭菜都已经准备好了,所以没有必要再去厨房忙活了。
“多年,明天你来带你妹妹和你哥去附近逛一逛,没问题吧?”
饭桌上,于光元如是表示道。
“没问题,我也大半年没来了,正好可以逛一逛,顺便买点东西回去”
许多年笑了笑,并没有觉得意外。
何况,他就是送他妹妹和四哥来这里工作的,顺便带他们熟悉一下港岛,更快地融入到当地,本来就是他的责任和义务。
欢迎晚宴过后,小梅和许千年被工作人员接去休息室,许多年则是被于光元喊去办公室。
刚坐下来没多久,于光元便询问起许多年最近大半年来的生活。
京城那边快要进入寒冬了,西伯利亚冷风即将过境。
连高步昆这些人都可以提前得知,于光元在京城那边的关系,肯定早有察觉。
当然了,资本家们并没有穿厚厚的衣服,所以会觉得冷。
但于光元那些在京城的老朋友们,可是穿了加绒的衣服呢,当然不畏严寒。
尽管如此,于光元还是劝说许多年来港岛这边。
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山高皇帝远呗!
死守着京城那套四合院,并没有什么卵用。
还不如在港岛这边,逍遥快活呢。
实际上,于光元是更希望许多年去欧洲那边,但后者是小狐狸,这都好几年了,一直不为所动。
去年,许多年把亚丁湾的海盗清理了一遍。
倒是平静了很长一段时间,最起码,最近这大半年来,亚丁湾那边虽然还有海盗,但并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