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招兵买马了一个多月,研发人员已经极速膨胀到了五百人。
这些人都是来自全球各地的精英,是许多年斥巨资挖来的高精尖人才。
有不少人都是来自通用电气公司、斯奈克玛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等等,甚至是来自臭鼬工厂的高级工程师。
要知道,臭鼬工厂可是白头鹰这个国家的秘密基地。
一般人进去之后,想要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了,更别说被挖了。
许多年想要挖,当然也不是那么容易。
资本国度,有钱就行。
主要还是这位工程师自己牛逼,居然可以逃离臭鼬工厂,并且没有被发现。
但他在白头鹰东躲XZ,这样担惊受怕的日子,实在是太不安全了。
因此在听说港岛这边有招聘航空工程师之后,斯蒂芬麦昆就跑过来了。
原本斯蒂芬躲藏得很好,但谁让他碰到了许多年呢?
后者一眼就认出来了,此人曾经在劳伦斯实验室工作过。
许多年还记得,当初劳伦斯实验室跟臭鼬工厂有过合作的项目,斯蒂芬麦昆就是其中的中间技术员。
不过,许多年是认出对方的来历,却没有暴露对方身份的意思。
既然对方愿意隐姓埋名,那就随便对方吧。
以现如今的通讯技术,白头鹰那边的触手,还伸不到港岛这边。
尽管港岛有CIA,但有个鸟用啊。
从工地离开之后,许多年就来到了中庸日报办公室。
坐了一会儿,他就回深水湾了。
到了现在七月份,中庸日报和新经济日报两家报纸,已经彻底坐稳了港岛报业的头两把交椅。
可能影响力还不如明报、大公报这些,但销量一直稳定在三十五万份以上。
并且,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份报纸的影响力肯定会超过其他报纸的。
毕竟销量在很多时候,就代表了报纸本身的巨大影响力。
漫画和玩具这两个周边,也让全港很多作者,纷纷给新经济日报和中庸日报投稿。
因为只要出门了,想要赚大钱,还是很简单的。
下午,许多年来到了山海出版社,让安迪通知黄思骋和舒明两人过来。
不多时,后两者来到了办公室,坐下来之后,许多年就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三份计划书。
“经过这几个月的努力,我们在港岛报业也算站稳了脚跟.”
开篇的话,十分谦虚,让舒明他们三人有些敬佩。
老板总是那么低调内敛,太谦虚了!
不过,老板给其中一家报纸取名为中庸日报,其实已经很说明了问题。
估计老板本身的性格,就是这样吧。
“既然站稳了脚跟,那么也是时候开拓进取一番了”
顿了顿,许多年接着说道:
“这份计划书,是关于明月报纸的计划.”
报纸,就是一个完全只发表的平台,跟报纸类似,但又不完全一样,因为这是类似杂志的一本书。
里面除了会有同期发表的一些之外,还会有月票、书友评论等等,跟后世的中文网平台类似。
以每一本书连载一万字为基准线,一本报纸最多就是刊发二十本。
即便只刊发二十本,但也十分牛逼了。
并且,这本报纸还发起了创作人大赛,奖金池里总共有一百万港币。
如何获得这些奖金,将以月票、书评等数据来评论,公平公开公正。
嘶!
舒明、黄思骋和安迪三人看完之后,大吃一惊。
居然是完全开发这样的平台,这会不会脚步太快了?
并且,这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中庸日报和新经济日报两家报纸的销量啊。
面对两人提出来的疑惑和担忧,许多年却嘿嘿一笑,道:
“你们可能没有认真看完计划书,这些书评是从哪里来的,你们知道么?”
“还有啊,谁跟你们说中庸日报和新经济日报不继续连载了?”
书评都会从三家报纸副刊的书页寄送回来,也可以直接来到报刊办公室这边投递书评书信这些。
甚至连投稿这些,也可以利用类似的办法。
而月票的规则,跟书评也有些类似,都是通过三家报纸本身上面刊发的月票,通过报刊亭等不同渠道投递回来。
当然了,如果是要玩这些的话,意味着投资会非常大。
毕竟光是责编就需要不少了,而且书评的收集、月票收集这些,都需要不少人手来处理才行。
因此,这事儿,可没有那么简单。
“还有,老板啊,咱们港岛也才三百多万人,如果没人评论怎么办?”
“哈哈,用不着担心这个问题,我打算在星岛、马来半岛、暹罗、棉兰岛、东京等地方建立海外分部,到时候这些地方的读者,也同样会投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