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平等的。火焰聚集在一起,就会更加明亮,这就是文明。
“苦难并不值得歌颂,战胜苦难的精神、忍受苦难的意志才值得歌颂——而这些特质,根本无需这些伤痕累累的杀戮机器来证明‘它曾经存在过’,而是应该由未来的教国子民们的一言一行中传递出去……来让它‘在未来仍旧存在、持续存在、永远存在’。”
至于教国被入侵的问题……赫尔墨斯当时是这样回答的。
“——在这个世界,道途的准则便是力量之源。若是教国没有变质,仍旧是举世无双的奉献之国,那不依赖这些古代科技也能保护好自己。如同智慧会诞生智慧,爱会诞生爱,奉献也会诞生奉献……如果教国成功了,那么未来其他的文明诸国也应当一同祭拜那神圣之火,也就降低了他们的纯度,不像是巨龙与魔兽那样纯粹。那他们就更不可能战胜教国了。”
这本质上来说,应该是“奉献”之心对其他道途的污染。
说到这里,海巴夏又看了一眼唐吉诃德。
他仍旧挺胸抬头,无比骄傲、无比沉默的守护在艾华斯身边。
那辉煌而神圣的姿态,并不因海巴夏的言语而有丝毫动摇。
——他显然并不赞同海巴夏的话,可他却并没有申辩或是愤怒。他就像是一尊石像般守护在艾华斯身边。无论心中涌现何种念头,都不影响于他此刻保护主人的神圣之职。
“真的……太像了。”
海巴夏低声呢喃着。
就像是过去的那些崇高裁决者一样……不,应该说就是一模一样。就连盔甲的款式都是同样的。
当年的教皇近卫,就和这些毫无感情的“石像”一样,冰冷、坚韧、沉默、警惕。
与现在那些把它视为一种荣耀、一个职业的教皇近卫们完全不同。他们将“护卫”视为一种使命。它胜过生命,胜过道义……胜过自己的原则,胜过个人的生活。它胜过一切。
而如今在漫长的时光中,就连教国也变得软弱了起来。这个从黑暗时代存续至今的帝国,如今也变得开始更有“人情味”了。
虽然海巴夏也觉得、这未必是一件坏事……毕竟奉献道途的源河是“文明”。
作为燃身逐暗之神的信徒,拔却自己的爪牙、融入文明也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步。
就连司烛自己都习惯了伤害自己,身为巨树之子的精灵又怎能独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