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七章 破局点,国运之战!(3 / 8)  蜀汉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若是给刘禅数年时间,经营南阳,便是供养十万人大军,仅凭南阳一地,他便能够做得到!

    可惜...

    他现在最缺的,便是时间。

    宴会到一半,门外便有人前来通禀消息。

    “宜都太守孟达、副军中郎将刘封已至城外。”

    哦?

    刘禅当即起身,他哈哈一笑,说道:“我兄长与子度已至,诸位与我共同出城相迎,何如?”

    “我等领命!”

    刘禅命令一下,堂中诸将群臣皆是起身,跟在刘禅身后,前去迎接刘封与孟达。

    刘封乃是刘备养子,如今身份特殊,常常遭人冷落,被人冷眼相待。

    孟达则是反复无常之人,历史上背叛了蜀汉,使刘备丢了东三郡。

    当然...

    在历史上下场不太好的两个人,遇到他刘禅之后,这结局自然是要改写了。

    孟达为何会反?

    那是心中不服!

    刘备取汉中之后,命孟达攻房陵,孟达从秭归翻香溪,沿粉水河谷下击房陵,杀房陵太守蒯祺。

    刘备私下担心孟达难以独自担任,于是命刘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领孟达的军队,与孟达会合于上庸地。

    当然,说是担心孟达难以独自担任,无非是因为孟达是刘璋旧部,不得刘备信重而已。

    不久前,上庸,西城的申耽,申仪望风而降。刘备夺取东三郡,孟达当记头功,可惜他是刘璋的旧臣,只好做刘封的副手,协助刘封管理东三郡。

    这心中自然不忿了。

    历史上因拒绝关羽命令,言之上庸等地刚刚归附而人心不稳,故不出兵,导致关羽身死,尤其是在好友兼靠山法正死后,孟达惊惧之下,便反到魏国去了。

    这一世,因为刘禅的存在,法正好好的活着,关羽也不必请他们出兵,甚至因为刘禅与关羽在南阳威震天下的原因在,上庸之地百姓豪强很是顺服。

    如今他刘禅再去收心,孟达反复无常之名,便要在他刘禅手上终结了。

    至于刘封,本来就没有反意,将他的心理顺,那便是一大助臂。

    可为大将的人才,可不要因为政治上的事情,便埋没了。

    这也是刘禅带领幕僚亲自出城迎接的原因所在。

    姿态做足来,让他们感受到他刘禅的诚意!

    真心换真心,这可是他刘公嗣的拿手好戏。

    ...

    城外,刘封与孟达皆是下马了。

    二人看着筑阳城门,心中皆是感慨。

    “殿下当真有龙凤之资,一来荆州,便取得如此进展,如今更是将整个南阳都打下来了,当真是英雄啊!”

    他孟达佩服的人不多,很明显,少年刘禅便是其中之一。

    若是他换做刘禅的处境,可能在荆州取得如此成效?

    孟达轻轻摇头,在心里便否认了自己,他根本做不到。

    “是啊,主公当真生了个好儿子。”

    在成都之时,刘封便已经想开了。

    他与刘禅的差距太大了。

    之前殿下攻伐南中四郡是如此,如今来到荆州不过月余,取得的成效,便是历史上的名将来了,也很难超得过殿下。

    佩服!

    刘封心中也只剩下佩服了。

    “便是不知道殿下召见我二人,可是有任命。”

    东三郡已下,莫非是要攻伐关中?

    刘封有此想,也并非无稽之谈。

    皆因东三郡的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

    东三郡整体上被秦岭和大巴山阻断,而且与关中、益州的交通也十分困难,甚至就连这三个郡之间也是群山阻隔,闭塞难行。

    陆路虽然难行,但好在有水路支持。

    汉江流域由汉中往东,经过石泉县和紫阳县,然后开始出现分流,形成南北走向。汉江的东边是西城,之后又再次向东西方分流,安康盆地和襄樊盆地之间的这段汉江,在江南的支流堵水和筑水则是南北走向,堵水和筑水流域形成的山间谷地就是上庸郡和房陵郡。

    正是因为有汉江河流的存在,走水路,东三郡往西边可直达汉中洋县;往东可直达南阳邓县,也就是襄阳附近。

    也就是说,东三郡就是汉中与襄阳之间水上枢纽。

    对于刘备集团而言,东三郡的战略价值极高,尤其是在夺取襄樊之后。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这种两线作战最重要的就是协同、沟通,绝不可能是各自为战的单独行动。

    一旦从汉中和襄阳两路同时起兵后,在汉中到襄阳之间,东三郡的汉江水路便可协调东西两线,无论是传递军情、协调指挥,还是投放兵员、输送补给,都会十分方便。

    有了联动沟通,两路伐魏大军就不会出现顾首不顾尾的情况。

    同时拿下了汉中、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