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1章 神曲大火之后的各种反应(2 / 3)  穿越成萌妹的我只想当乐子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白雪”,正所谓鸱鸮怪叫,终不掩鹓鶵清音!

    因此,江洲一中官方微博不仅发布了经过了后期制作,变得更加精良、清晰度更高的视频,还买了流量推广,直接把它推上了热搜!

    微博中直接狂吹姜缘这个才女,说她的表演征服了所有人,顺带指出,《告白之夜》还是姜缘原创的小提琴曲,它是一首相当悦耳动听的曲子。

    发微博的校方人士,还直接将这首曲子,定义成是姜缘专门写给母校“江州一中”的“告白曲”,是她先给母校的新年礼物,这背后当然有来自孔卫国的指示,他可太懂怎么邀功、怎么蹭了。

    实际上“告白之夜”中的“告白”,并非“表白”的意思,而是“告诉”、“诉说”的意思。

    不过每一个听众,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当一部艺术作品被创作出来后,其创作者就没法去规定别人如何解读了,比如说“尾田就是个画漫画的,他懂什么海贼王?”

    有人在听完这首曲子之后,就是这样理解的——

    一分四十秒之前的“前奏”,描绘的是少女即将告白暗恋已久的对象,欣喜雀跃中难掩丝丝羞涩,期待之余又稍有忐忑不安。

    一分四十秒之后的高潮部分,少女将水晶般的梦揣进怀中,终于鼓起勇气奋力奔向男孩,却在即将到达终点时绊上石子,怀中梦镜破碎一地,俯身拾起,和着眼泪反复拼凑,抬起头来,他们早已不再是他们。

    三分十秒,当爱已成过往,诸般情意皆付于淡然一笑。

    四分十五秒,相爱而互不打扰,岁月静好。

    这种理解就是属于经典的脑补,大概听什么音乐,脑海中都能浮现出爱情故事。

    在江洲一中花钱推广之后,这个演出视频顺理成章地火起来,这首《告白之夜》,更是迅速流传开来!

    本来这首小提琴曲,在原世界就是流传极广的那种“网红BGM”,或者说是“神曲”,在B站、抖音,都各种乱杀,用其他乐器演奏它的人也不计其数,很多人都听过它的旋律,只是可能不知道它的名字罢了。

    不懂小提琴的外行人,瞬间觉得能创作出如此好听、轻易就流传开来的纯音乐的姜缘,简直就是超级才女,逼格拉满了!

    这个视频在上了微博热搜的同时,它当然也在B站爆火了,主要是它的出现,有力地回击了之前那些喷姜缘只会翻唱甜歌的黑子!

    还有那些质疑姜缘大小姐身份的黑子也傻眼了,特么的视频中穿着华贵礼服、拉着小提琴的缘神,大小姐气质拉满了!

    视频下方的评论一片赞誉——

    “极具画面感的纯音乐,非常带感!”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听到这首曲子,眼泪就止不住的往下流。”

    “听到心里面就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无法用语言形容,能给人心里面的触动,我感觉是非常棒的纯音乐。”

    “快三十的人,全程听完,哭得像个孩子,像划过心底的流水,卷起略带浑浊的回忆,脸旁粗糙的手掌,撑起世界的背影,失去色彩的脸颊……”

    “音乐是看视频第三遍时才能专心倾听,因为前两遍,全被美色所迷!”

    ……

    之前那些被姜缘“甜歌专场”圈粉的粉丝,这下子可彻底抖起来了,这打脸未免来得也太快了,倒是要看看还有哪些黑子敢再喷她媚俗!

    粉丝们却还是小瞧黑子们的战斗力了,他们自己找不到喷点,却可以另辟蹊径。

    趁着《告白之夜》大火的时候,有黑子就故意去知乎提问,如何评价某位才女高中生创作出来的小提琴曲《告白之夜》?

    某些自认为懂行的知乎大佬们顿时就开始了他们的表演——

    “对于本身不具备太多音乐素养的人来说,它确实好听。不过随着知识的增长,就会发现它没啥深度。这跟中学生看中文理工科文献一个道理,到了研究生的时候他们会对中文文献弃若敝屣,但还不具备相应知识的时候还是觉得很酷炫。这首《告白之夜》,也就这样吧。”

    “首先,如果一个小提琴专业的人花很多时间来弹奏研究这首《告白之夜》的话,他离被专业老师打死应该不远了。其次,这首《告白之夜》是有那么些好听的。但在古典音乐面前,就相当于当今大行其道的通俗、武侠漫画在严肃文学古典文学面前的感觉,除了‘爽’大多没有深入研究和学习的价值。”

    “不请自来,我主打就是一个理中客。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提琴爱好者来说,这首曲子不太能打动我。这首歌的构架太简单了,旋律也没有太抓住人心。

    唯一我觉得不错的是编曲中的类似扬琴的最开始和结尾的(2535 1656)一段很安静的古典五音。很安静,可以幻想出竹林在微风下摇曳的样子。从平静的开始到感情逐渐涌出变得热烈,变得赤诚,再到最后的归于宁静,是一首很认真在做的音乐,能够听出来这些。

    但是我觉得不太好的地方是它的旋律部分,有些单调,要么是编曲单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