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打”没准儿已经箭在弦上了。
确实如此!
这天,谢列平一声不吭的回到家中,严肃且冰冷的神色是所有人都能够看见的,现在苏联中央主席团内部,已经有不少成员心怀异志。
和很多人不同,谢列平之所以心怀异志,最根本的原因是他认为鲁晓夫背叛了苏联。
在很大程度上来说,谢列平是钢铁主义者,他是主张对西方强硬的。
但是赫鲁晓夫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让他失望,正因如此,他才会倒向密谋集团。
在那个密谋集团里,谢列平绝对不是唯一一个要搬到赫鲁晓夫的人,但只有他的立场不是为了权力!
和其他人不同的是,谢列平相信他要做的事情是为了这个国家。
以谢列平为首的那些年轻的领导人们认为赫鲁晓夫实在是太过保守了,他们相信将其推翻之后,就可以大踏步的推进改革。
但是要扳倒苏联的无上权威,有一个部门是绝对绕不过去的,克格勃。
作为克格勃的前任领导人,三年前,谢列平就已经离任了,但是,现在的克格勃负责人谢米恰斯内,却是他的亲信。
谢米恰斯内基本上就是谢列平一手提携上来的。简直就是谢列平上一个台阶,谢米恰斯内接任一个台阶,从莫斯科市委团书记开始,两人就是这种关系。一直到谢列平接任克格勃主席,之前苏联团中央书记的位置就留给了谢米恰斯内,谢列平进了中央主席团,谢米恰斯内又做了克格勃主席。
正因如此,在所有人看来,谢列平和谢米恰斯内堪称情同手足,他们的关系绝对是亲密无间的。
在莫斯科,克格勃不仅仅是克林姆林宫的防卫力量,而且还是克里姆林宫的眼睛和耳朵。
只要这个部门存在,没人能够绕过卢比扬卡对克里姆林宫产生威胁。也正因如此,赫鲁晓夫在击败贝利亚之后,就立即他的亲信,也就是谢列平掌握了克格勃,正是因为他掌握了克格勃,掌握了克里姆林宫的耳朵和眼睛,再加上控制了拳头。才让他在接下来的马林科夫等人的发难中,反败为胜,从而执掌大权于一身。
现在谢列平进入了中央主席团,但是谢米恰斯内之下的克格勃仍然听命于他。
毕竟,谢米恰斯内是谢列平的心腹。所以理论上来说赫鲁晓夫的位置固若金汤。
“现在帝国主义者肯定对我们一再的妥协高兴的很。”
谢列平在谢米恰斯内面前毫无阴谋,表达着对赫鲁晓夫的不满。他口中的妥协,指的是在过去的两年里,赫鲁晓夫在很多国际问题上对西方国家的一次又一次让步。
谢米恰斯内没有说话,他今年也不过就四十岁,事实上他三十六岁就做了克格勃主席,他的靠山就是谢列平,正是在谢列平的支持下,他才做到了这个位置。
“有多少支持者。”
“很多人,看看这几年,他干了什么?为了能够获得埃塞俄比亚的粮食,每年向那里提供几亿卢布的贷款,大量的化肥,机械被提供给那里,这直接导致了国内的粮食减产,最后还需要拿了几百吨黄金填补国内的缺口。
而国内的粮食缺口又导致了物价上涨,人民哀声怨道。
更别提古巴导弹危机的羞辱,我们能看是占了便宜,可实际上呢?我们是备受羞辱,我们不仅公开的撤出了古巴的导弹,而且还承诺不会在那里继续部署那些武器。
他说美国人是让步了,可美国人悄悄的撤出了在意大利和土耳其的导弹而已。”
谢列平的语气中充满了不满,作为一个钢铁主义者,对赫鲁晓夫的怨言实际上产生于多年前,生于赫鲁晓夫推翻钢铁的那一刻,只不过他一直隐藏着内心的想法而已。
听着谢列平的抱怨。谢米恰斯内摇头分析,
“仅仅凭借我们是不行的,加上苏斯洛夫也不够,必须要明白勃列日涅夫的态度,在中央主席团之中,勃列日涅夫就是二号人物,没有他的话我们根本就无法获得成功。”
接着,谢米恰斯内又说到:
“且还有军方,当年马林科夫他们发难的时候,就是在军方的支持一下赫鲁晓夫才能够调军用飞机把全国的中央委员送到莫斯科,正是在他们的支持下赫鲁晓夫才能够翻盘。要小心乌克兰帮,他们是很大的一股势力。”
乌克兰帮和勃列日涅夫无关,一直以来作为加盟共和国中的老二,乌克兰帮都是事实存在的,这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当年,赫鲁晓夫就得到乌克兰邦的支持,因为他是从乌克兰走出来的官员。
所谓的“乌克兰帮”实际上就是一群从乌克兰走出来的官员组成的小团体,个小团体在莫斯科的影响力非常大。
“这没有任何问题,把导弹危机结束之后,虽然我们看似维护了面子,但是军方的不满却一直在积聚着。”
谢列平笑着道,
“军方不可能再像上一次那样去支持赫鲁晓夫,至于其他的委员们,他们也不会再支持赫鲁晓夫的,毕竟所有人的利益都在过去的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