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0章:啃硬骨头【1/2】(1 / 2)  娱乐圈的吃瓜影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m.biquwenx.net
    话说周星星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固然有些失望。

    但江哲这边却一点也不可惜,只当是满足了一下当年的好奇心。

    在打发走王常田之后,江哲本想继续和道具组商量拍摄的细节,却没想到大狗哥竟然也找上门来。

    这回见了江哲,大狗哥的态度就要亲近多了。

    说是朋友也好,盟友也罢,反正江哲和大狗哥两人倒是难得对上了脾气。

    所以在有了新项目之后,大狗哥第一个想到的合作对象就是江哲。

    “收购数字王国?”

    “对,我已经找人调研过了,如果咱们两家联合收购的话,四千万美元应该能拿下。”

    “至于后续管理我觉得无非就三句话:出资平摊,股份各半,独立经营。”

    不得不说,大狗哥这个想法还是有点道理的。

    首先从资金上来说,两千万美元无非也就一个多亿。

    钱虽然有点多,但无论是花果山还是小马都出得起,而且还不耽误事儿。

    并且按照花果山和小马奔腾的影视作品产量,每年花在影视特效上的经费也不少。

    尤其是在小马的科幻电影宇宙开启之后,后续的影视特效显然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所以从客观角度来说,他们也确实有这個需求。

    最重要的是以他们两家公司的体量,也确实能养得起一家特效公司。

    故此大狗哥话音一落,江哲顿时忍不住沉思起来。

    啧啧~他承认,数字王国的诱惑力确实挺大的。

    抛开詹姆斯·卡梅隆这个创始人不谈,数字王国可以说是米国影视特效行业的一面旗帜,其手上的7尊奥斯卡奖杯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然,看似风光无限的背后,数字王国却付出了沉重代价。

    因为特效行业的特殊性,使得数字王国每年的运营费用都居高不下。

    即便是以卡梅隆的人脉,也无法养活这个吞金大户。

    若非如此卡梅隆也不会卖了它了,说到底还是养不起。

    不得不说,好莱坞的特效技术好是好,但贵也是真的贵。

    贵到连好莱坞的影视公司都觉得贵的地步,也难怪数字王国一直半死不活了。

    当然,在报价方面虽然被抱怨过无数遍,但其实数字王国也冤枉。

    因为电影特效行业是一个高人工的领域,无法像普通工厂一样自动化。

    并且特效涉及到非常复杂的步骤和技术,想要完成这样的工作,不长期雇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像国内的高级技工,基本上也都是有固定单位养着。

    于是乎当电影来了项目的时候,大家加班加点忙的要死;

    而没有项目的时候这些人也要养着,因为经过培养和磨合,这些技术人员往往手握重要的核心技术,这也就是一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这也使得好莱坞的特效行业一直都处于人力成本高位运行的态势。

    人力成本的一直居高不下,则反向导致了特效报价越来越高。

    而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就算是卡梅隆的数字王国,也难免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想到这里,江哲心里顿时有了决断。

    不过他并没有立即回复大狗哥,而是表示先考虑考虑。

    待大狗哥走后,江哲立刻便让老马去商业调查公司打听情况去了了。

    ……

    次日,当两人再次见面时江哲第一句话就让大狗哥瞪大了双眼。

    “我同意你的想法,但是数字王国就没必要买了!”

    正当大狗哥想着江哲是不是在耍他的时候,江哲却紧接着又补充道:

    “我知道数字王国的特效水平虽然一流,但它的价格也太高了,没有上亿美元的预算根本用不起这个技术。”

    “相比于买一个烧钱的祖宗回家供着,我觉得还不如咱们自己培养一个!”

    说罢,江哲便将昨天从商业调查机构买来的行业资料递给了大狗哥。

    话说江哲之所以毅然决然的拒绝了数字王国的诱惑,主要就是因为国内养不起。

    近年来国产大片虽然特效画面越来越多,但实际上在特效上面的花费并不高,

    比如《金陵十三钗》的特效开支是一千万元,江哲和徐老怪的那部《龙门飞甲》,用在特效上面的费用也不过是两千五百万。

    嗯,也就冯晓刚的《唐山大地震》多点,足足在特效上面花了三千万。

    看似国内特效市场好像很广阔,可实际上特效花费已占据10%-30%拍摄成本的情况,就已经是国产片的极限了。

    所以数字王国的荣誉再多,但对于国内市场来说却并不适合。

    更别说即便收购成功,数字王国也依旧只能在洛杉矶办公了。无论是技术还是人才,依旧都留在好莱坞,江哲和大狗哥充其量也就是一个送钱的。

    于是经过一晚上的思考
最新网址:m.biquwenx.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