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9章:人生的季节【二合一】(2 / 3)  娱乐圈的吃瓜影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一开年老马就表现的格外亢奋。

    精神抖擞到江哲都有些想躲着他走,毕竟哪有让老板加班的道理呢?

    只可惜江哲了解老马,老马也了解江哲。

    几番博弈之后,总是以江哲加班而告终。

    没办法,有些权利可以下放,但有些权利还是需要紧紧捏在手里的。

    对此老马则是毫不在意,在成功将江哲堵住之后,便立刻拉着他来到办公室。

    “按照编剧部门的意思,《大宋风华录》从剧情上来说可以分成三卷:

    第一卷:少女时代

    即——声名鹊起,繁花似锦;

    第二卷:嫁为人妻

    即——夫妻和睦,大厦将倾;

    第三卷:颠沛流离

    即——山河破碎,生灵涂炭。”

    办公室里,在简单介绍了几句后,便见老马熟练的打开一封邮件将电脑摆在江哲面前。

    江哲闻言也没有奇怪,毕竟将李清照生平融入到宋朝历史事件中并不是多聪明的做法。

    比如《大唐梦华录》中,张离就是以武则天的视角来进行叙事的。

    倒是在《大明风华录》中,孔深玩了一把群像戏,反而更有点新意。

    然而剧本还没有看到一半,江哲的神色在不知不觉间却变得认真起来。

    因为编剧组竟然以一首李清照诗词作为每一卷的开场。

    比如第一卷:少女时代,用得词牌便是《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话说当年16岁的李清照就是因为信笔写下了这首《如梦令》而名动京城,成为大宋有名的才女。

    用这首词作为第一卷的开端,其实别有一番滋味。

    而在第一卷的故事中,主要讲述的就是李清照的少女时代是怎样的。

    父亲李格非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进士出身,藏书甚富,母亲为元丰宰相王珪的长女,亦善文词。

    在这样的书香世家长大,李清照耳濡目染,家学熏陶之下也自然有了满腹才气。

    若非如此,也不会凭借一首《如梦令》就轰动了整个京师。

    而那时的东京城依旧繁华,这导致她所见所感,皆是花团锦簇的一片。

    可以说在16岁之前,她的世界都是春季,充满着梦幻与新奇。

    这般想着,江哲顿时有点好奇的翻开了第二卷——

    第二卷:嫁为人妻——夫妻和睦,大厦将倾;

    词牌——《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看到这里,江哲顿时忍不住眉头微皱,直到看见编剧在一旁的备注他才明白其中用意。

    原来李清照在18岁那年嫁给了赵明诚之后,确实渡过了一段十分幸福的时光。

    虽然李清照之父李格非任礼部员外郎,与吏部侍郎赵挺是政敌,但却并没有成为他们婚姻的阻碍。

    毕竟当时的朝堂斗争还是有底线的,并不会牵连妇孺。

    只可惜好景不长,宋徽宗晚年的乱政、怠政,让朝野的形势变得越发严峻。

    李清照嫁人后第二年,“新旧党争”就全面爆发,大宋上下无论贵贱通通被卷入其中。

    短短四五年时间,大宋朝堂动荡不定,就连李清照都不得不只身离京回到原籍,去投奔先行被遣归的家人。

    数年间几次往来于山东章丘与开封汴梁之间,见遍了人间疾苦,终于发现世道已乱。

    所以在这个阶段的李清照,她的世界是夏季,时而天晴、时而暴雨。

    不过在雷阵雨过后,终究还是有着那么一丝丝生机潜藏!

    ……

    “不错,有点意思!”

    看到这里,江哲大概明白了编剧组的想法了。

    以诗词来勾勒李清照;再以李清照的经历来勾勒出靖康之变前的那个世道!

    由此得出,大宋之疾早已深入骨髓。

    念及此处,江哲甚至都没有往后继续翻便按着剧本对老马笑着道:

    “我猜最后一卷开场肯定是一首豪放诗!”

    “哈哈哈~果然,还是编剧部的那群年轻人懂伱!”

    老马闻言也没吝啬自己的马屁,当即就硬生生怼了上去。

    而当江哲翻开下一页之后,便发现果然如此——

    第三卷:颠沛流离——山河破碎,生灵涂炭。

    诗曰:《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说实在的,如果不是历史上早已对这首词的作者确凿无疑,江哲其实很难相信像李清照这样的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