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的感觉,像极了一头灵鹿。
乘跷法!
李衍看到后,瞳孔顿时一缩。
青城山最出名的,无疑是乘跷法,传闻是广成子、宁封子这些上古仙人所留。
不仅是陆地飞腾术,也是剑仙之法。
传闻之中,有龙跷、虎跷、鹿跷三种。
李衍来之前,还特意打听过。
所谓龙跷,炼身为气,与道合真,足生云也。比跷者,奉道之士,欲游洞天福地,一切邪魔精怪恶物不敢近
这是传说中仙人手段,早已失传。
或许也和天地间罡煞二气变化有关。
就像山海经中的蛮荒盛景不再,如今术士,也再也用不出龙跷之术。
夫虎跷者,风之母,水之子,用之三载,其虎自乘风来来往往,如风动败叶飞空,聚则为形,散则为风,与天地正阳之气混合为一
此法是青城山最上乘的法门。
传闻程剑仙便修成了此术,配合飞剑术,在中原十大宗师中,都可排名前三。
而眼前的火头陀,用的是鹿跷。
夫鹿跷者,常也。能助奉道之士,日行千里,遇鹿者能采灵芝,自知其方位远近…
比起普通的遁术,还要快不少。
李衍无奈,只得扯出一道甲马,迅速绑在腿上,掐动法诀,施展北帝神行术,才勉强跟上。
二人一前一后,好似狂风掠过山脉。
若有人从高空看,便能看到两条人影穿山而过,无视密林险沟,狂风相伴,及其沿途雪花,像极了两条雪龙。
这一下,却是惹了麻烦。
之前灵云之带李衍上山,特意避开许多地方,如今直接经过,勾牒不断生出感应。
不仅如此,李衍还察觉到很多窥视的目光。
这家伙脑子不正常!
李衍心中暗骂,装作没看见。
好在青城山八百里,山上的修行者,大多集中在宫观庙坛,或先天罡气充沛处。
翻过两座山后,注视的目光逐渐变少。
没多久,他们便来到了后山。
只见沿途布满沟壑峭壁,既有冬日溪流,坚冰之下潺潺流水,也有坍塌的古代栈道,地势险要,光线也变得昏暗。
唰!
又跑了许久,火头陀猛然停下。
李衍也扯掉甲马,落在地上。
却见眼前是一座山谷,一侧山脉塌陷,形成峡谷,另一侧三面环山,好似簸箕。
周围山势陡峭,只有一条小道通向外界。
山谷之中,有草庐,有耕田,还有一座巨大的高炉和铁匠坊,周围布满积雪,炉火尚未熄灭。
火头陀背对着李岩,突然叹了口气。
“他是我师兄…”
“年轻时总想争个长短,到现在却已索然无味,他活着就好。”
“你今后若有缘碰到,替我说一声,当年一直跟他斗,都是我嫉妒他的天资。”
原来如此……
李衍恍然大悟,但脸色依旧不变。
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
反正他已打定主意,既然已经答应,不泄露华山那位前辈行藏,那么无论对方说什么,都不会透露半句。
而另一边,火头陀说完此事后,便不再提及,而是阔步走入房中,端出一个木盒。
打开后,里面赫然放着一把长刀。
手柄呈暗金色,不知是何种金属打造,好似蛟龙盘旋而成,张牙舞爪形成吞口,鳞片细密,可用于防滑。
而刀身则呈墨玉状,有细密角质纹路,若仔细看,那些纹路全是更加细小的树杈状雷纹。
正是他斩蛟后,得到的蛟龙角。
让李衍奇怪的是,这刀无论形状大小,都与他的断尘刀一模一样。
“龙角有五色,应对五炁,此角属金水,且具雷纹,听闻你擅长雷法,正好合适…”
火头陀解释了两句,似乎是察觉他眼神异样,直接冷哼道:“师兄用了量骨法,这是我师门秘法,与你最为适合,我若乱改,岂不是画蛇添足!”
李衍连忙拱手,“前辈说的是。”
“把你那刀拿来!”火头陀又吩咐道。
李衍也不废话,摘下断尘刀,双手奉上。
锵!
火头陀拔刀出鞘,仔细看了一番后,点头道:“好刀,用了雷击首山铜精,材料一般,师兄已将其发挥到极限,果然宝刀未老!”
说罢,翻过刀柄,看到上面的十二元辰铜钱,顿时眉头一皱,“用了此法,你当时道行还差得远吧?”
“当时道行两重,雷法尚且不精。”
李衍恭敬拱手,如实回答。
“哦?”
火头陀有些诧异,看了李衍一眼,“此刀是去年锻造,你确实有些天资,不算辱没师兄手段。”
说着,沉思了一下,“原本想稳妥些,但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