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2章三牲开道,跳钟馗(1 / 3)  泼刀行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m.biquwenx.net
    五郡王萧景洪心中一惊。

    他嘴角微抽,“大哥,此话何意?”

    李衍闻言,也是眯起了眼睛。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蜀王这一脉,基因真的好,比起肥胖的长安王世子,狗熊一样的武昌王世子,蜀王府这些个郡王郡主,都是人上之姿。

    这大郡王,比五郡王还高半头,皮肤白皙,五官英俊,就是眉宇间多了一些刻薄阴狠,让人瞧着就不舒服。

    他手中把玩着一枚暹罗血珀如意,阳光照射,似有血光映衬面庞,“老五,你也别装。”

    “我们在这里争得死去活来,却不想你已暗中将了军,好手段啊……”

    消息泄露了!

    萧景洪终于明白怎么回事。

    他一向低调,远离纷争,实则已有了安排,只要不出意外,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没曾想,事到临头,却来了这么多变数。

    明山子此刻,同样是脸色阴沉。

    至于李衍,则不动声色看向萧景洪。

    他对这锦衣玉食的王爷,没什么感觉,是生是死都不在乎,但不知不觉间,双方已经绑定。

    无论抓捕阴犯和天庭逃犯,还是帮助龙女建庙聚香火,都离不开此人相助。

    万一出事,想做的事就更加难办。

    还好,萧景洪还抗的住压力。

    望着一众兄弟姐妹或嫉妒、或阴狠、或愤恨的目光,萧景洪挺直了身子,也不再遮掩,叹了口气,望向宫城方向,“诸位莫想太多。”

    “父王身体安康,长命百岁,过节了在这里争来争去,让人看笑话。”

    “呦,五弟可够孝顺的啊。”

    另一名郡王淡淡微笑,话里带着刺。

    这位是四郡王,相较和军中关系莫逆的大郡王,他在儒林中名声更好,同样是蜀中大儒杨铎的门生。

    虽说还保持风度,但心中已泛起杀机。

    他对那杨铎平日里恭敬有加,逢年过节都有厚礼,时常上门请教。

    却不料对方,暗中使这么大劲推五郡王。

    一种被背叛的感觉,似毒蛇盘踞心中。

    萧景洪依旧面不改色,转移话题,意味深长道:“诸位,有多久没见父王了…”

    说罢,就不再理会众人,闭眼站在队伍中。

    见他这番模样,其他人也是表情各异。

    他们也不是真傻,萧景洪两次提到“蜀王长命百岁”,绝非无的放矢。

    仔细想来,蜀王病重后,确实没人见过。

    莫非,是父王装病考验他们?

    一时间,众人眼中阴晴不定。

    这点小插曲,并未影响祭祀大典进行。

    但见一名掌印太监,捧着金册缓步而出。

    绛紫袍角,在积雪上拖出蜿蜒痕迹,用标准的官话高声道:

    “吉时已至,开礼!”

    话音刚落,远处便有鼓声轰鸣。

    咚咚咚!

    蒙皮大鼓震慑心神,端礼门外九声炮响。

    国之大事,在戎在祀。

    对于各种节俗祭典,神州百姓十分看重,达官显贵和皇族,更是隆重。

    炮响之后,但见三十二名赤膊力士。抬着沉香木辇踏雪而来,辇上金漆神龛,供着祭灶三牲:

    乌鬃青蹄的辽东彘王双目嵌红宝石,

    羊角缠着蜀锦织就的“五谷丰登”幡,

    牛首系六十四枚鎏金铃铛。

    仅这三牲打扮,就够寻常百姓一家富贵。

    鼓声隆隆,随赤膊大汉们步伐,三牲上挂的各种零碎叮咚作响。

    十二名黄衫童子走在辇前,抛洒金箔剪的灶马,霎时间,雪白地面上遍布万千金鳞。

    这便是所谓的“三牲开道”。

    “请诸位移步承运殿!”

    三牲过后,掌印太监又高声唱礼。

    众人纷纷移步,从两侧宫门穿过。

    中央的宫门大道,只有蜀王和皇帝有资格走,而这种时候,就称为神道,乃神明行走之所,凡人避退。

    穿过承运门,便是承运殿。

    这里也是王宫中心。

    但见两百祭灶军列于阵前,手持旗幡,以朱砂绘满灶君踏云图,腰悬桃木短戟,缠着浸过鸡血酒的红绸。

    身形高大,快比得上武巴的掌旗官大汉,举着三丈高“东厨司命”幡,缓缓挥舞。

    祭灶军阵,立刻如长龙摆尾,在雪地上四散,看似凌乱,但从高处向下望,便是“寿”字纹。

    牛皮踏地声,与鼓声相和。

    承运殿斗拱角上挂的铜铃,也簌簌落雪。

    蜀王曾领军立功,因此祭灶仪式,也吸收了军中特色,庄重威压,带着一丝杀伐之气。

    李衍还是头一回见,看得津津有味。

    然而,那些郡王郡主,成都官员们,却有些心不在焉,不时扭头,观望后方承运殿。
最新网址:m.biquwenx.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