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5章 贺拔兄弟(4k)(2 / 3)  单机南北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程了,等大军出雁门关后,就进入恒州了。

    雁门关是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所建造的,目标就是防御匈奴人,雁门关以北的恒州,其实就已经算是北境草原了。

    于谨的祖父于堤曾经出使高车,对于北地的情况非常了解,这些日子苏泽就泡在军中,向于谨请教北地各胡部的问题。

    “秀荣是曹魏武帝为了安置內迁匈奴人所设,秀荣其实就是‘匈’的缓读,以管涔山为分水岭,分为北、南两段,名之为‘北秀容’和‘南秀容’。”

    于谨看着苏泽说道:“苏兄的义兄尔朱将军,他所在的部族就世封在北秀荣。”

    苏泽又好奇的问道:“那我那尔朱义兄所在的契胡族,又是什么来历?”

    于谨说道:“其实北地这些的族群,就是部落的名字,契胡其实也是匈奴人的后裔。”

    “甚至所谓的柔然人,也是各种部族混合而成的,这都是我们中原对北方胡人的称呼,其实真的到了草原上,你问草原人他们是什么人,不少部落怕是自己也说不清楚。”

    “所谓东胡、室韦、鲜卑、柔然、匈奴、突厥,不过是当今草原最强大部落的名字而已,如今柔然人强势,那北地胡人就是柔然人,若日后高车崛起,那北地胡人就是高车人。”

    苏泽恍然大悟,其实在古代草原地区,并没有血脉上的族群概念。

    或者说这个时期的民族,其实语义上更接近部族,并不是后世民族主义浪潮崛起后的民族概念。

    草原上的部族,也有很强的慕强心态,当时是谁强大就听谁的。

    北魏在汉化之前就是胡人,名为代部鲜卑拓跋氏,而如果从血脉上划分,“父鲜卑母匈奴”就姓拓跋,“母鲜卑父匈奴”就是铁弗,但实际上这些北地胡人早已经互相融合,很多小部落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族。

    比如柔然人,其实也算是东胡鲜卑的后裔,阿那圭在样貌上和鲜卑国人没什么太大区别。

    而等到什么时候柔然部落衰落了,自然会崛起新的部落取代他们成为草原霸主,那时候可能是突厥人,也可以是回鹘人,还可以是契丹、女真人、蒙古人。

    这时候苏泽才明白,于谨这样一个懂得草原局势的将领是多么难得。

    于谨虽然也没有去过草原,但是靠着祖父留下文书和信件,对于草原上各部的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还精通好几种草原胡语,能对草原上的局势进行分析。

    等到送走了于谨,苏泽将前几日召唤的紫色随从【精通胡语的羽林斥候】喊到了面前。

    “从今以后你就叫苏译了,伱会说几种胡语?”

    这名羽林斥候低着头说道:“回主上,几种主流的胡语属下都能说,一些冷僻的方言也能交流。”

    “那草原各部的情况呢?”

    这名紫色随从说道:“属下只知道这些部族的起源和习俗,对于部族之间的局势并不了解。”

    苏泽微微有些失望,但是他很快又觉得正常了。苏译毕竟只是一个紫色随从,自然和未来八柱国的于谨不能比,但是能说几句胡语,对于进入草原打探敌情也有很大的帮助。

    ——

    在李崇的催促下,几天后大军越过了管涔山,刚刚进入北秀荣地界上,苏泽就感受到了脚下山谷的震动声。

    难道是柔然人已经打到了北秀荣了?

    李崇也满脸严肃的站在白虎幡下,但是当看到举着“尔朱”军旗后,大家紧张的心才放下来。

    但是李崇还是命令全军戒备,一直等到看清楚了整个队伍后面跟着的羊群,这一看就是尔朱氏送来劳军的羊群。

    李崇这才露出笑容,派遣苏泽前去接应。

    等苏泽看清楚了押送羊群的军官,脸上露出惊讶的笑容:“刘兄!”

    没想到押送羊群来犒劳大军的,竟然是苏泽的旧友刘贵。

    刘贵见到苏泽,也露出惊喜的笑容,自从洛阳一别后,刘贵就前往秀荣,担任尔朱荣军府中的骑兵参军。

    如今的尔朱荣,在洛阳公卿眼中不过是个有钱的乡下土财主,根本没有卿贵子弟愿意在他手下出仕。

    刘贵这种学识和能力,在尔朱荣麾下自然是鹤立鸡群,很快得到了尔朱荣信任。

    当柔然入寇的消息传到秀荣,尔朱荣立刻决定亲自押送一批骏马去洛阳支援,这就有了苏泽和尔朱荣在洛阳的见面。

    等到朝廷大军开拔之后,尔朱荣又派亲信抢先赶往秀荣,让刘贵算好日子,准备好劳军的物资,在管涔山这边等候大军。

    刘贵和从兄刘伯之的信件中,也知道了苏泽在洛阳的事情,他亲热的说道:“苏兄果然非池中物,恭喜苏兄得授羽林校尉!”

    刘贵也有些感慨,两人初见的时候苏泽还是一个小小的羽林军士,可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成为朝廷正品的羽林校尉,甚至还和自家主公结拜。

    不过刘贵是真心认可苏泽的能力,所以更为苏泽能被授予朝廷正职而高兴。

    “是尔朱将军派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