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如何通过白道城进入恒州的呢?
等他继续前进,很快就明白了原因。
整个白道城周围不仅仅不荒凉,反而十分的热闹,最让苏泽惊奇的地方,他竟然在白道城边上看到了一头大象!
等到苏泽来到李崇的军营,这才明白了为什么白道会变成这个样子。
李崇叹气说道:“北境承平太久了,如今白道城早已经武备松弛,甚至平城留台都不愿意派兵驻守这里。”
“如今白道城已经成了西域商人休息停靠的地方,我本来准备驱逐他们,但是商队中竟然有波斯贡使,那头大象就是波斯人进贡给太后和陛下的。”
苏泽也是愕然,不过想想也是合理的,军事要塞的背面就是交通要道。
波斯、罗马商人来中国从事商业活动,其中一条重要通道就是经过现在的新疆甘肃,然后沿阴山南麓到呼和浩特,从大同进入中原地区。
白道城恰好处于这条中西交通要道的中枢,来往使者、商人都要在这里驻足。
也能怪柔然人能混入恒州,等于说现在北境防御全靠六镇,平城留台连白道城都废弃了。
李崇不无忧虑的说道:“恒州军备如此疲敝,若是六镇生事,怕是要出打乱子。”
李崇说的六镇生事,自然不是柔然人入侵,而是担心六镇叛乱。
一旦六镇叛乱,平城根本守不住。
说完了白道城的事情,李崇这才说起了正事。
他喜笑颜卡的拉着苏泽说道:“平城大捷,我已经向朝堂上报请功了,等到北征回去会一并给你加功的。”
苏泽连忙说道:“能有平城大捷,那都是李少卿的情报,苏某不敢居全功。”
李崇玩味的说道:“小子不过是提醒了子霖两句,谈何大功?”
苏泽立刻正色说道:“孙子岳:‘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料敌’乃是军争第一要务,李少卿能够带来这样重要的情报,当然是大功劳!”
李崇非常满意苏泽的表现,这位李少卿自然就是他的长子李世哲了,军中传开这个谣言之后,李崇当面向苏泽确认,这样他就可以给长子请功了。
李崇越看苏泽越是满意,只可惜自己家族中没有足够分量的女儿,来和苏泽联姻了。
和于谨不同,苏泽已经是朝廷正授的官员了,李崇虽然有几个庶女和私生女,但是已经配不上苏泽了。
至于孙女辈,就看自己儿子那副样子,恐怕苏泽也不愿意喊他丈人。
李崇只是感慨苏泽没有早生十几二十年,如今郦道元占据了师生的名分,自己也只能占个举主的位置了。
两人简单的对话中,就决定了苏泽分一部分功劳给李世哲,这对于苏泽来说并不是吃亏的买卖。
数千柔然精骑的大捷,在孝文帝以后的北征中都算是难得的大捷了,这份功劳大,大到了已经超过了苏泽如今能够升迁的上限。
这也就是北魏体制的问题了。
有些官职升迁都有规矩,比如武官升迁,就是一步一步台阶,校尉上还有都尉,再上面是杂号将军,然后是四征、四镇,卫将军等等,就算是立下大功,也很难跨越多个台阶骤然提拔。
除非你和尔朱荣一样打到洛阳去另算,那就可以加天柱大将军了。
不仅仅是武官,地方上的官员也是如此,从地方上迁转层层叠叠,州郡府县还有上下南北之分,担任这些官职兜兜转转几十年都没机会升回洛阳。
与此相对的,就是校书郎、著作郎这些门下省的清贵官职,这些官职本身就在中枢决策的门下省,亲近太后和皇帝,很容易得到重用。
升迁起来也很容易,往往是先升尚书省三十六曹的二把手,然后外任大州刺史,返回担任尚书省重要司曹的尚书,接着就可以加散骑常侍、侍中再入门下,成为宰相了。
苏泽的老师郦道元,刚加了散骑常侍的尚书省吏部尚书崔亮,都官尚书元深,都是走的这个路线。
将功劳分一部分给李世哲,他就可以进入下一步外任大州刺史了。
不过苏泽倒是很清楚,这条原本清晰的升迁路线,很快就会因为六镇之乱而成为变化,但是如果李世哲能在这个时候外任大州刺史,说不定就能逃过洛阳潜水大赛了。
李崇很高兴,对苏泽更亲热了,苏泽对着李崇说道:“大将军,属下有一个请求。”
李崇心情很好,立刻说到:“但说无妨!”
苏泽说道:“大将军,属下想要在白道城边上垒起京官,来震慑柔然人。”
京观!?
李崇惊讶的看向苏泽,本以为他是郦道元弟子,好歹也是学习儒术,怎么杀性这么重?
但似乎这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李崇说道:“自古杀降不祥啊!”
苏泽说道:“大将军放心,属下不是要杀那三千投降的柔然人,只是准备将那战死的一千人垒成京观,震慑北边。”
听到苏泽不是要杀降,李崇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