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8章 为和平而来(4k)(1 / 3)  单机南北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m.biquwenx.net
    等到高车王宣布投降的时候,苏泽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查看四周,士兵们脸上都是胜利的喜悦,但是苏泽很清楚自己其实也只是赢了一点点。

    骑兵回旋的大阵已经快要维持不住了,说到底还是这些骑兵的训练时间不够,很多骑兵虽然也开弓射箭了,但是根本就没有审固发出,能够造成这么大的杀伤纯粹是欺负高车人装备差,逃跑的时候慌不择路。

    但凡是敌人的组织度高一点,逃跑的时候不这么慌乱,被冲散的可能就是苏泽的中军了。

    此外因为兵力不足的原因,大军在西面还留下了豁口,导致不少高车人从那个缺口逃跑,不过也正是这个豁口,正好达成了兵法中“围三缺一”的局面,让高车人失去了背水一战的动力,大军崩溃后很快就选择了投降。

    当然此战能够获胜,最大的因素还是有心算无心,苏泽利用天时地利完成了一次完美的伏击。

    盘点这次的战损,己方这边的战损同样低的可怕,中军这边的主要损失还是因为操练不够,骑兵的骑术不够精湛,或者是临战紧张而导致的队友误伤。

    具甲骑兵小队这边,【鲁莽的具甲骑兵】这个小队因为冲锋太过,折损了三匹上等军马,还有一名具甲骑兵不慎坠马重伤。

    【冷静的具甲骑兵】这个小队,则在苏静的带领下一员未损,苏泽只能叹息橙色随从果然是橙色随从,马上系统商店就要刷新了,只希望这次商店刷新之后,能够刷到更多的橙色随从。

    而高车人能够这么快投降,还有一个偶然的因素。

    于谨和高欢等五人在河对岸又杀了回去,侯景这家伙也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眼神好,竟然从一群高车骑兵中发现了高车王的身影。

    此时高车大军已经混乱,但是高车王身边依然有亲卫保护,但硬生生的被侯景杀了进去,高车王的战马受惊导致高车王坠马,被侯景给俘获了。

    高车王被俘,很快宣布投降,苏泽终于在自己中军崩溃前结束了战斗,取得了这场辉煌的胜利!

    直到【执法严明的军法官】向苏泽汇报了战绩后,苏泽立刻带领手下亲卫去接受俘虏,整编队伍,处理战利品!

    胜了!

    于谨看着夕阳下的河谷地,心中升腾起了不真实的感觉。

    苏泽竟然真的以少胜多,成功伏击了高车人。

    等到侯景押送着高车王来到苏泽的军旗前,高车王昂着头说道:“以诈取胜,这就是大魏吗?等我死后,高车永不朝洛!”

    高车王的汉语说的很好,苏泽也不动气,而是笑着走过去掏出一把刀说道:“高车王,您可认识这把刀?”

    高车王看了看,这是一把华丽的刀,看起来也是草原制式的宝刀。

    苏泽说道:“这是蠕蠕王赠予苏某的宝刀。”

    高车王心中万念俱灰,看来大魏是铁了心扶持柔然人了。

    高车王摆出任由苏泽生杀的样子,苏泽掏出刀,却抽刀切开了捆绑高车王的绳索。

    高车王睁开眼睛,只看到苏泽躬身说道:“我大魏不是为了击败任何一方而来的,而是为了调停草原争端而来的!”

    这下子把高车王整不会了?你击败了我的军队,说是为了和平来的?

    这不是把人当成傻子吗?

    高车王憋红了脸,苏泽继续说道:“柔然,高车皆是大魏藩属,你们争斗不休,作为宗主国自然有调停的义务。”

    高车王也说不出反驳的话,调解藩属国的争端,从汉帝国开始就中原强盛王朝的权力,一直到魏晋的时候还是使臣处理西域的争夺,只是北魏本身也是游牧起家,很少使用这个权力罢了。

    高车王问道:“你击败了我的军队,要如何调停?”

    苏泽说道:“伱们柔然和高车争斗不休,说白了还是缺少一个坐下来解决问题地方,我击败大王的军队,就是为了让双方都能安静的坐下来谈一下,化解以往的仇怨。”

    “我有一个提议,以后定期在草原上举行大会,通过大会解决两族的问题。”

    大会?

    高车王愣了一下,其实草原上一直都有军事部落民主的传统,当然这种传统也和先进不沾边,这种制度的出现还是和草原部族松散的组织形式,以及落后的行政能力之间,最后无可奈何的妥协罢了。

    就算是后世那些草原帝国,想要在草原上完成独裁也不容易,必须要吸收到汉人的官僚系统和管理人才才能成为帝国,现在的柔然和高车,距离帝国的差距不止一点半点。

    也就是这个时代的草原比较弱,后世的突厥、回鹘、辽、金、蒙古时代,苏泽这点兵力根本不够在草原上称雄,要知道金国骑兵动不动都是几十万的规模,苏泽这几千人连一个猛安都打不过。

    柔然被称之为最弱的草原文明,也不是没有没有道理的,而连柔然人都打不过的高车,自然就更软弱了。

    所以别看高车王一副宁死不屈的样子,但是苏泽明白他根本就是装装样子,很
最新网址:m.biquwenx.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