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5章 听泉鉴宝(2 / 3)  单机南北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安娘子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对方纪律严明,显然是官军,现在自己和商队能不能活下去,就要看对方的想法了。

    遇到这样的精锐军队,就不是她这商队能够抵抗的了,这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对方不是匪军了。

    安娘子用流利的汉话说道:“我们是来自张掖的商队,是凉州元刺史门下的商队!”

    安娘子也没有说谎,她确实在北魏凉州刺史元彧门下挂了名字,交了保护费,只是在这荒郊野外,这些骑兵认不认元彧的名号,就看自己的命硬不硬了。

    这时候一名军官模样的骑兵打马上前问道:“你的商队呢?”

    “在后面。”

    这名骑兵军官说道:“我们是大魏护羌将军麾下,苏将军新颁布的军令,要求我们帮助沿途的商人,你们既然是张掖来的商队,那就随我去西海的营地吧。”

    军队帮助商人?

    安娘子走南闯北这么久,从没见过军队保护商人的,敲诈勒索的都算是好的了,西域中那些军队暗中袭击商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埋骨在隔壁的商队更是不计其数。

    但是现在安娘子也没有办法反抗,既然对方表现出善意,那自己只能接受了。

    她只能返回商队,在这群骑兵的护送下,向着盐池的方向而去。

    这一路上,这支骑兵都和商队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夜里扎营的时候也没有军人过来骚扰。

    安娘子也不时让伙计给这支骑兵送上酒和肉干蜜枣,但是对方坚持只吃自己的食物,但是对于安娘子送上的钱财都笑纳了。

    对方了收了钱,安娘子和商队众人总算是放心了些,等到三日后他们来到盐池的时候,向导都疑惑的说道:

    “这是盐池?”

    盐池,是青海湖边上的一座小咸水湖。

    在夏季水位少的时候,这座湖边上能直接析出盐卤来,所以被称之为盐池。

    当年新莽时期在这附近设置西海郡,也是想要控制盐池,从而掌控西北盐业。

    此时的盐池周围已经建造起了工坊,有不少盐工在煮盐制盐。

    而盐池工坊边上,则是新建造的汉人坞堡,这些盐工们白天在坞堡外的工坊干活,晚上则撤回坞堡,坞堡四周角楼上都有斜挎着弓的弓箭手巡逻,坞堡内还有马厩和粮仓,这就是一座小型军事堡垒。

    那名骑兵军官走到商队,对着安娘子说道:

    “坞堡是军事禁区,不能让你们驻扎,从这里向东二十里,有一座临时的市场,专门给伱们这些商人扎营的。”

    “市场内有市吏,如果要交易就要上税,但是可以补充淡水和购买干粮。”

    “在市场内不要争斗,如果遇到危险就报告市吏。”

    安娘子木然的点头,这名骑兵军官又说道:“到了西海郡你们就大抵安全了,这个东西给你们。”

    骑兵军官将一把信号箭递给安娘子,她曾经见这群北魏骑兵用过,点燃引线后用弓箭射上天空就会爆炸,发出明亮的光芒,在广袤的草原上可以作为信号使用。

    “遇到吐谷浑人就发信号箭,附近坞堡的骑兵就会出动保护你们,等离开西海郡进入湟水沿岸你们就彻底安全了。”

    说完这些,这队骑兵就离开商队,向着盐池边上的坞堡而去。

    身边的副手看向安娘子,也觉得这些日子就像是做梦一样,从没有走过这么顺利的路程,他感慨说道:“只可惜这位苏将军只是河州的护羌将军,不是安西都护府大都护。”

    安娘子说道:“继续赶路吧,等到了西平,我们说不定能见到这位苏将军,真好奇这位将军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接下来的路程,果然和那名骑兵军官所说的,走起来非常的顺畅。

    在盐池坞堡以东二十里,有一个规模颇为巨大的市场,可以补充淡水和购买干粮,还有市吏维持秩序。

    安娘子继续向东,沿途可以见到汉人坞堡,这些新建的坞堡周围都有农田,远处还能见到游牧的部落。

    安娘子甚至在一座坞堡边上还见到了一座道观,还有一个道士在布施符水给人治病。

    当时她商队中有名伙计得了寒热症,喝下符水后竟然真的发汗病愈了,安娘子顺手给了一些香火钱。

    凡是险要的关口,都能见到坞堡,偶尔还能见到烽火台,也经常能遇到巡逻的北魏骑兵们。

    大部分骑兵见到安娘子这样的商队都只是上前盘问一下,如果肯收贿赂还会沿途护送他们一段,不收贿赂也会热情的给商队指路。

    不到五天时间,商队就顺利的见到了湟水,安娘子马不停蹄,沿着湟水继续向东,先是路过了刚刚被北魏光复的临羌城,在城外休息了一番,这座城市秩序井然,完全不像是一个月前刚刚发生过大战的样子。

    工匠们在蒸土修复城墙,城内也在兴建建筑。

    临羌是湟水三城中的小城,其实这种边境要塞城市一般都不大,城内也都是军事建筑。

    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