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王者那样的掌控力。
当年高车就是从柔然内部坐大后分裂出去的,以后的铁勒、突厥、回鹘也都是如此,下一个草原帝国总是从前一个草原帝国体内孕育出。
为了阻止这种事情发生,高车王要将自己的兄弟儿子分出去镇压有异心的大部落,左贤王伊匐负责的就是高车西部的这些部落。
但是这样的做的坏处,就是一旦高车王的威望降低,这些拥有王族血脉又有兵的地方实力派,很容易带兵去王庭造反,而年幼的可汗继位,也都会经历王室内部的血腥残杀。
这也是为什么苏泽提出的草原大会制度,能够被高车王接受的原因,因为他也面临同样的困扰,万一自己死后,高车王也需要一个制度将王位传到自己的儿子手里,而不是自己的子孙被弟弟们屠戮,妻子被弟弟们霸占。
这位左贤王伊匐自然不满兄长的软弱,他围攻敦煌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要向高车人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王者。
如果伊匐能够攻陷敦煌,不仅仅可以抢夺敦煌城内无数的财宝,也可以建立更大的威望,逼迫自己那个无能的哥哥让位。
“大王,敦煌城内已经开始缺粮了,只要我们围到夏天,敦煌就会投降了!”
高车人缺乏攻城器械,但是伊匐敢于包围敦煌,就是看准了敦煌没有足够的粮食。
草原人的战争逻辑和中原完全不同,这种不同最大的变量就在后勤。
中原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粮道。
保障后勤,这是每一个将领都要考虑的,这也是官渡之战的取胜关键是火烧陈仓,诸葛亮六出祁山都是因为粮道被断补给跟不上退兵。
但是游牧民族他们打仗,就是将牲口群乃至于整个部落带上,所以他们经常可以奔袭千里,而不用担心补给的问题。
实在不行就在附近抢好了。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最大的变革不是使用骑兵,其实中原早就使用骑兵了。
真正“胡化”的,是赵国的后勤体系。
汉武帝卫青霍去病,能够奔袭匈奴王庭,也是因为大汉骑兵的后勤体系也已经“胡化”,所以才能撇开粮食补给的困难,奔袭千里封狼居胥。
敦煌的春耕没有完成,而城内的粮食也不多。
伊匐则带来了大量的牲口,他们直接在敦煌附近放牧,将农田变成牧场。
所以伊匐其实带来的高车人足足有三四万,对外号称十万,当然真正能骑马作战也就是万人,将敦煌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对于高车人来说,唯一的风险就是他们的牲口也都怀着孕,马上就是接羔期了,长途驱赶畜群已经导致了很多马牛羊流产,伊匐等于是和北魏人换家,如果秋天之前攻不下敦煌,就轮到他们高车人饿死了。
伊匐这次也算是全家老小一波流,他将主要的骑兵都安置在了玉门关附近,而部落的大部分人则留在敦煌附近放牧,因为对于北魏来说,能够救援敦煌的唯一通道就是玉门,只要堵上玉门关,伊匐就可以和敦煌守军耗到秋天。
但是最近伊匐的围城遇到了一些小麻烦。
——
“开城接应!”
敦煌城内守将令狐虬一声令下,敦煌城内的步卒立刻冲出了城门,将追击的高车人吓退后,接应一群驱赶着牲畜的骑兵入城。
在高车人的骑兵集结完毕前,敦煌的城门重新关上,负责围困敦煌的高车将领只能作罢。
这已经是本月发生的第三次了。
突破高车人包围,护送牲畜进城的,都是从西域赶来支援敦煌的汉人。
昭武九姓的商人购买牲畜,甘凉西军护送牲畜冲破高车人的包围,才将这些宝贵的食物送进城里。
而平均每送一头牲畜进敦煌城,就要牺牲掉一名甘凉西军士兵。
但是为了支援敦煌,西域的甘凉西军们都在向敦煌附近集结!
敦煌是整个北魏最西边的城市,也是照耀西域的汉家旗帜!
只可惜敦煌附近的甘凉西军还是太少了,面对上万的高车人,他们只能用这种飞蛾扑火一样的行动来支援敦煌。
令狐虬看着满身是血的甘凉西军士兵们,眼睛也湿润了,多好的儿郎啊,不应该牺牲在这样的地方。
令狐虬又看向郡守府,元荣这位敦煌郡守自从高车人围城之后,就一直躲在郡守府内抄写佛经。
前些日子还让城内百姓在郡守府高处建造了一座佛堂,召集了全城的僧人在佛堂中诵经祈福。
佛堂中钟声阵阵,令狐虬长长的叹气,敦煌城内的粮食已经开始短缺,西域汉人的支援,不过是给城内守军和百姓一些希望,这点牲畜还不够敦煌城内军民一天吃的呢。
令狐虬想要阻止这些甘凉西军们的送死行动,可是他也知道对于绝境中的守军来说,希望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没有希望,那敦煌城就要失陷了。
令狐虬是河西豪族,他很清楚凉州的情况,玉门被断,除非朝堂派遣大军,要不然以凉州的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