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7章 与君分忧(2 / 3)  单机南北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占有关陇,就是大秦,关中就是王霸基业。

    就算是大秦,也是在灭了义渠人的威胁之后,全有关中后才开始向关外扩张的。

    从政治上,长安必须要守。

    从军事上,北魏朝堂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支持守长安。

    李崇最后说道:“人和?”

    “关西人在本朝被压制了百年,早就对朝堂不满了,我们客军作战,又怎么有人和?”

    李神轨不说话了。

    原来在李崇看来,这次入关平叛根本就是“天时地利人和”都没有,那仗还怎么打?

    李神轨说道:“那阿爷的意思,官军此战必败无疑了?”

    李崇摇头说道:“这仗你阿爷打不了,不代表别人打不了。”

    “要解决关西人的事情,必须要在关西根深蒂固的人才行。”

    “为什么要让张彝之子张始均,在大乘教叛乱后,就任冀州刺史?”

    李神轨问道:“难道不是因为太后怜惜张司空在羽林之乱中身死,所以为了遂他老人家所求冀州刺史的愿望,所以才将他儿子任命为冀州刺史吗?”

    李崇看着这个同样不成器的儿子,内心已经彻底绝望。

    以后家族延续,看来已经指望不上这两个逆子,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孙女婿于谨了。

    李崇说道:“张家是冀州望族,在冀州家丁就有万人,之前朝堂不让张彝就任冀州刺史,就是这个原因。”

    “啊?那为什么张彝死了之后,让张始均做冀州刺史?”

    李崇更是觉得自己造孽,明明自己文韬武略都算是顶尖的,怎么生了这么两个儿子。

    李崇再次抱怨早已经亡故的妻子,这两个逆子一定是类母,不似父!

    李崇说道:“朝廷不让张彝任冀州刺史,就是因为他的宗族在冀州太强,怕他割据地方难制。”

    “大乘教叛乱后,冀州动荡,这时候朝堂让张彝的儿子,张家族长张始均去做冀州刺史,就是为了让张家用自己的力量维持冀州的稳定,镇压当地不臣的豪强。”

    “这就是此一时彼一时,当年张彝的劣势,就是现在张始均的优势。”

    李崇说道:“同样的道理,要能入关平叛的,必然是在关西根深蒂固的人,只有分化拉拢关西豪强,才能平息关系叛乱。”

    李神轨问道:“朝堂中有这样的人吗?”

    李崇说道:“当然有,丹阳公萧宝夤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李神轨有些郁闷,他和丹阳公萧宝夤没有交情。

    李崇看着这个不成器的儿子说道:

    “没想到你连你大哥还不如,现在萧宝夤还不知道这个消息,你去他府上告诉他这个消息,就能卖出最大的人情。”

    李神轨这才恍然大悟,匆忙出门而去。

    看着这个不成器的儿子,李崇坐回到床上,自己时日无多,必须要给孙女婿再添一些军功,才能守住李家。

    对了,还有苏泽,再卖苏泽一些人情,日后说不定就要苏泽庇护李家了。

    让儿子李神轨去卖萧宝夤人情,是因为在李崇看来,平叛关西的主帅只能是萧宝夤。

    先结下善缘,再思考如何让自家子弟得利。

    这就是绰号“卧虎”的李崇,在跋扈做派下真正的为人处世之道。

    只有崔光等几个老朋友才知道,这头北魏的老虎身段是多么柔软。

    ——

    江阳王元乂府上。

    元乂也很烦。

    他后悔当年为什么要救侯刚,让他去秦州为兵。

    如今侯刚不念及朝廷宽恕他的恩典,竟然聚众造反了!?

    元乂一想到这里,恨得牙痒痒的,当日就应该将侯家连根拔起!

    因为侯刚造反的事情,元乂也受了太后不少训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平叛的事情了。

    可是能够带兵前往关中平叛的人选,江阳王元乂又犹豫起来。

    关中平叛这样的大事,必然要委派重臣。

    主帅必须在地位、能力、威望上都能服众,经历了宣武帝时期长期的帅才凋零,如今能够出任主帅的人选。

    仔细看看,也就是李崇、萧宝夤等寥寥数人。

    可是这些人都不是自己的嫡系。

    元乂心中更加恼怒,原本他在朝中军界的嫡系就是侯刚,为了让侯刚复出,他耗费了无数的心血,最后结果是呢?

    侯家一门两叛,可以说是天生反骨了。

    而剩余元乂拉拢的其他嫡系,如尔朱荣这样的级别太低,尔朱荣领民酋长这种,连在军中做个前锋主将的资格都没有。

    元乂摸着自己的三白眼,必须要尽快推出人选,如果让清河王的人带兵平叛,那事情就麻烦了。

    元乂担心的,不单单是叛军的问题,而是在关中的平叛大军距离洛阳太近,无论是谁掌握了这股军事力量,就拥有了左右朝局的可能性。

    所以这股力量必须要掌握在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