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使唤不动。
李世哲将自己带来的人强行安排到河州刺史府内,但是他手下根本没有足够的人才,也就只有靠着从苏泽手里讨来的苏算,勉强算是掌控了一部分刺史府的财权。
折腾了半天,李世哲发现自己还要依仗刺史府内的旧吏,无法杜绝高家的影响力。
李世哲本来还指望苏泽和高家起冲突,然后自己再拉拢苏泽一起对付高家。
可没想到,苏泽在迅速控制了抱罕后,迅速就和高家结盟,这下子李世哲彻底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不过唯一的好处是,苏泽对李世哲还算是尊敬,遇到事情还是要请示李世哲,只不过如今刺史府的大印都在刘伯之手上,请示李世哲不过是一个形式罢了。
好在还有苏算这个贴心人。
好歹苏算还能从州府库中给他搞一些钱,又聚拢了一批狐朋狗友,让李世哲在刺史府内享乐。
在经历了初上任时候的“宏图壮志”,到任上被下属折磨,最后到摆烂放弃,李世哲也算是在河州完成了心灵的蜕变,他终于认清了自己的能力。
苏绰被安排留在金城后,李世哲的刺史府政务陡然剧增,老李干脆彻底放开,连刺史府大印都交给苏绰,省的他天天找自己盖章。
为了方便苏绰议事,李世哲连刺史府的明堂都让给了苏绰,还给他一个署理刺史府事务的典史职位,让他名正言顺的在刺史府内办事。
刚开始的时候,苏绰还是小心谨慎,他并没有争夺刺史府各司曹的控制权,而是慢慢从账目入手,熟悉这些部门的运转。
苏绰又开始对刺史府的记账进行改革,要求各司曹以红笔记录支出,以黑笔记录收入,并且要求所有司曹都要向户曹报账核算收支,逐渐掌握了刺史府各司曹的财政情况。
苏绰不仅仅控制河州刺史府,他还要求地方郡县,必须要向刺史府报告文书,以黑色笔墨书写,遇到大的支出都要写成汇报,得到刺史府的批准才能进行。
而刺史府各司曹在接到了地方上送来的文书,要以朱笔写上批改意见,以及拨款核算的金额,再交给苏绰查看用印后才可以实施。
这两条措施,迅速让苏绰实际上控制了整个河州的重大支出项目,从钱袋子上控制了河州整个官僚系统。
河州上下,对于苏绰这个年轻的将军府长史从轻视变成了尊重,到现在给苏绰报送文书的小吏都大气不敢出,苏绰在刺史府的威望已经超过了河州别驾高仁,比起那个盖章刺史李世哲更是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等到苏亮带来了萧宝夤的行台公文,苏泽被正式授予都督河、凉二州诸军事后,苏绰的腰板子更硬了。
苏绰立刻以苏泽将军府的命令,惩办了几个刺史府和地方州县的贪官巨蠹,又淘汰了一批尸位素餐的官吏,补上了一批能干的年轻人。
李世哲做梦都想要做到的事情,就在苏绰手上轻易的完成了。
苏绰用的也是本地的子弟,这年头没办法,普通百姓也就是半文盲水平,能够处理官府事务的,再怎么也要是个寒门子弟。
苏绰只是用这些家族中成器的子弟,替换掉那些不成器的子弟,并没有触犯河州豪族的集体利益。
就算是有一两个作风差的家族,他们的子弟被苏绰全部打掉了,但是他们的位置也被其他家族补上。
苏绰公布了被他任免官员的具体贪污情况,这些家族也没有办法,只能怪他们的家风不好,子弟不成器。
在控制了河州后,苏绰又召集了苏泽留在河州的下属们,开始商议另外一件大事。
苏绰将苏泽的来信递给众人说道:
“将军来信了,要向陇西郡运送三千匹战马。”
众人纷纷明白了苏绰的意思,这是要讨论马政的事情了。
从苏泽离开凉州的前,就开始觊觎河西马场这块全国最大的马场了。
只不过河西马场是皇家马场,苏泽一直很慎重,毕竟河西马场的那位牧监,是可以上达天听的存在,若是一不小心惹得反噬,甚至会影响现在的大局。
所以苏泽定下的调子,对河西马场采取“蚕食”的方法。
在去年,也就是神龟二年的年末。
由苏算出面了,依靠他【腐化】的词缀,迅速和河西马场的牧监刘冲打通了关系,苏泽的军府就以安娘子的名义,从刘冲手里“租”下了大块马场的土地。
按理说,河西马场的土地都是皇室的,是不允许出租乃至于转卖的。
只不过这已经成了历任河西马场牧监的潜规则,朝堂只要求他们每年进贡马就行了,根本就不关心河西马场的情况。
所以这些年来,河西马场附近的土地多被侵占。
这是凉州的豪族们一直在做的事情,而且苏泽的要求更低。
河西的豪强们,是要将马场开垦成农田,但是苏泽只“租”马场,也不改变马场的用途。
刘冲立刻将河西马场的一大片土地“租”了出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