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5章 关陇乱成一锅粥了!(2 / 3)  单机南北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再响应“真王”一起造反的。

    但事情赶不上变化,谁想到李彦先动手了呢?

    莫折大堤为了自保只能造反,并且推举了侯刚作为秦王。

    莫折大堤对于“真王”那套理论也是不信的,他就是个普普通通的野心家,对于“真王”那套建立“人间天国”的梦想没有兴趣。

    而且咱们是“秦王”,你是“真王”,大家都是王,又凭什么要听你的。

    所以这次军议,破六拔孔雀只是坐在客席。

    破六拔孔雀并不在意,他南下本来就是肩负了两个使命。

    一个是煽动关中的势力造反,给即将发生的六镇起义争取更多的响应者。

    另外就是查看这些义军的情况,为日后六镇起义提供经验。

    而现在整个关中闹得最厉害的叛军,就是莫折大堤这一支了,破六拔孔雀能近距离观察这支“秦王军”,他已经非常满意了。

    侯刚这个吉祥物秦王刚刚准备开口宣布会议开始,就被莫折大堤抢过了话语权,这名羌人老帅直接盘腿而坐,扯着嗓子喊道:

    “人都来齐了?俺们就开始吧!”

    粗鄙,侯刚心中暗骂,他这个秦王也许是历史上最憋屈的秦王了。

    在“献策”之后,侯刚的待遇稍微好了一点,至少莫折大堤允许他在王府内活动了。

    不过也就止于此了,莫折大堤吃了败仗回来后,对侯刚看得更紧了,甚至将他的“丞相府”也搬进了“秦王府”内办公,亲自看着侯刚。

    侯刚明白,莫折大堤如果赢了还好,输了后自然更怕有人利用他这个“秦王”兴风做浪。

    莫折大堤咳嗽了一声,他的儿子莫折念生站出来,开始汇报去年叛军的进展。

    不得不说,除了在陇西郡受挫外,叛军也还是取得了一些进展的。

    首先是莫折天生领兵的岐州,叛军攻占了治城雍城后,迅速席卷了岐州。

    控制了岐州,就占领了陇西地区的出口。

    不过魏军也不是没有抵抗,在岐州陷落前,萧宝夤屯兵华州,命令雍州刺史元修义,聚集雍州之兵于陈仓,阻挡岐州方面的莫折天生叛军。

    陈仓属于岐州,是比州城雍城更重要的险关。

    只要陈仓还在北魏手上,莫折天生就不敢抛下陈仓攻打长安。

    “秦王军”已经陈兵在雍城(今凤翔),和陈仓内的北魏军队对峙。

    这个局势已经和当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岐山攻打关中的局势类似了。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是占领了秦州和岐州地区,包围陈仓和曹魏军队对峙的。

    听到这里,下方的将领非常兴奋。

    陈仓,就算是不识字的羌人豪帅也知道,这个地方意义重大。

    汉高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大将军韩信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就是从陈仓出陇西,奔袭关中的。

    陈仓一下,长安前的屏障就剩下扶风、武功二县,叛军就可以攻入膏腴的雍州地区,这不仅仅可以解决秦王军粮草短缺的问题,政治意义也非常重大。

    莫折念生说到这里,对莫折大堤说道:“阿爷,阿兄请求出战陈仓。”

    莫折大堤心中有些犹豫,去年的时候,他两路并进,派遣儿子莫折天生攻下雍城,可自己在陇西郡碰了壁,撞上了苏泽的铁板。

    现在莫折大堤还有些意难平,他想到侯刚的“全有陇西,再图河凉”之策,又下不定决心去攻打雍州。

    他烦躁的说道:“说了多少次了!开会的时候要称官职!”

    莫折念生立刻说道:“唯!大丞相!”

    莫折大堤说道:“再说说其他方面的情况。”

    莫折念生说道:“北面的高平郡,郡守于谨囚禁了豪帅胡琛,现在高平郡内起了几路反军,但是都被于谨扑灭,但是于谨也没有杀胡琛和部将,怕激起更大的民变。”

    莫折大堤挥挥手,高平郡是什么地方?那比秦州都要穷,他根本没有出兵高平的想法。

    莫折念生又说道:“梁州那边,吕将军已经入梁州,却被魏军挡在南郑(汉中)城外。”

    古梁州,是包含益州和汉中在内的整个西南地区,北魏时期的梁州,大概就是汉中地区。

    汉中,是巴蜀的屏障,为了梁州,北魏和南梁进行了长期争夺,汉中巴蜀反复易手。

    正始二年(公元505年),北魏以名将邢峦为都督,趁着南梁内部动乱,征讨下凉州益州。

    那时候北魏在西线攻占梁州益州,东线也占据徐州,战线已经被压到了长江沿岸,本来是形势一大片大好。

    可正始三年发生的钟离之战,韦睿一战成名,彻底扭转了南梁的颓势。

    这时候益州的局势也发生了变化,那时候的益州刺史是北魏宗室元法僧。

    元法僧平庸骄横,喜怒无常,随意杀戮。

    元法僧在益州刺史任上,将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