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2章 特殊建筑(2 / 3)  单机南北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这道官叹息一声说道:

    “祖师在上,弟子无能,如今无论南北都是佛门兴盛,道门式微,梁州自然也不例外了。”

    苏泽想到洛阳那疯狂的佛寺数量,辩机讲法时候狂热的人群,就知道如今佛教如何兴盛了。

    无论北面执政的宣武帝、胡太后,还是现在的江阳王元乂,都是相当虔诚的佛教信徒。

    而南面不用说了,三次舍生同泰寺的菩萨皇帝萧衍,就说他崇不崇佛吧。

    上有所好下必从之,即使在陇西郡,也有大量的佛寺,河州凉州更是佛寺林立,敦煌边上还有著名的敦煌石窟。

    道官又说道:

    “不过这些年来,按照傅刺史吩咐,我们派出祭酒前往蜀氐人和山越人的部落,倒是新得了不少信徒。”

    苏泽惊讶的看着道官,傅竖眼果然是人才啊,也难怪他能稳稳把控梁州这么久,竟然想到了用道门来控制这些蜀氐山越部落。

    也对,这些蛮人部落都是原始宗教,道门打不过佛门,还打不过你们这些巫觋和神婆吗?

    外来的佛门在中土“攻城略地”,本地的道门却要向南蛮部落传道。

    这个世界越来越让苏泽看不懂了。

    不过苏泽也准备继续傅竖眼的方略,通过宗教渗透瓦解这些蛮人部落的离心倾向,拉拢他们为自己效力。

    他想着下一次刷新定向召唤一匹道士出来,将这座特殊建筑控制起来。

    苏泽带着苏亮走出军师府,这时候又有人来报,说是有名叫做封述的士人,手持坐镇后方的苏绰亲笔写的推荐信,来到南郑求见苏泽。

    “封述?”

    苏泽记得这个名字,是他写给陈留公主名单上的名字,但一时忘记了他是因为什么留名在史书上的。

    苏亮却抢先说道:“封述,封君义吗?主公,这位可是大才啊!”

    苏亮害怕苏泽不信,极力推销封述道:

    “主公,渤海封家是当世知名的律学世家,封君义十四岁就通晓古今律令,加冠之时就有重修魏律的志向。”

    “属下曾经和他在洛阳交往过,知道他的才能,令绰也是知道他的才能,才送他来南郑见主公的!”

    苏泽这才想起来了,封述就是北朝最有名的律法学家!

    后世隋唐虽然承袭于北周,但是其律法体系却承自北齐的《北齐律》,《开皇律》和《唐律疏议》的立法精神和律法格式,几乎都是照抄的《北齐律》。

    而《北齐律》的主要编写者,就是这个封述!

    想到了封述的身份后,苏泽大喜道:

    “走,景顺,快随我去见一见这位大才!”

    苏亮看着神情激动的苏泽,不由想到了自己的老东家萧宝夤。

    世人都说萧宝夤求贤若渴,可苏亮知道这不过是萧宝夤所立的人设,萧宝夤所求的,不过是门第高的“人才”,寒门子弟再有才能,也很难被萧宝夤夸奖。

    爱才不过是萧宝夤的人设之一,而且萧宝夤疑心病很重,虽然网罗了很多人才,却并不会充分发挥这些人才的作用,反而会安排一些杂务来消磨别人的才气。

    被派到苏泽身边的苏亮和羊侃,正是被萧宝夤打压推向苏泽这里的。

    但是苏泽不同。

    苏泽是真的求贤若渴。

    凡是投靠他的人才,无论出身如何,苏泽都是一视同仁的。

    有才能的人,苏泽都会重用,并且给他们足够的权力,放心的让他们施展自己的才能。

    这一点上看,苏泽倒是又和曹孟德很像了。

    苏亮又想起来曹魏武帝“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的评价,如今乱世将近,也不知道苏泽会不会重走曹操的路。

    ——

    封述在南郑军营前,焦急的等待着苏泽的接见。

    封述带着妻子,一路上历经了艰险,终于抵达了河州。

    他前往金城,却从苏绰那边得知,苏泽已经领兵去了陇西郡。

    苏绰知道封述的才能,竭力邀请封述留在河州,等到苏泽返回河州一定推荐他加入苏泽的军府。

    但是封述却有自己的想法。

    主公和属臣的关系也是双向的。

    君择臣,臣亦择君。

    封述不远万里,离开清河王投奔苏泽,当然也要亲眼见一见苏泽,看看他是不是值得自己效力的主公。

    封述拿着苏绰的推荐信,将妻子留在金城,又赶往了陇西郡。

    到了陇西郡,陇西的仗也打完了,封述带着苏绰的书信,找到了留守在新城的慕容绍宗。

    慕容绍宗看到了苏绰的信,他一向很敬重苏绰这位苏泽的大管家,立刻派兵护送封述入梁州。

    封述进了梁州后,又听说苏泽攻下了武兴,已经带兵前往南郑了。

    在赶往南郑的时候,封述已经知道清河王在宣光政变中倒台的消息了。

    封述只能庆幸,自己果断的离开了洛阳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