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4章 田丰式预言(2 / 3)  单机南北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如果苏子霖还在禁军中,那就好了。”

    李崇开始无比怀念起苏泽来。

    崔光说道:

    “伱那个弟子苏子霖,说不定还真的能帮上忙。”

    李崇疑惑的看着崔光问道:

    “苏泽?他不是在关中吗?怎么能帮上六镇的事情?”

    崔光笑着说道:

    “你对于自己的旧部还是不够了解啊,你不知道如今苏泽已经在关西打了好几场胜仗了?”

    崔光建议道:

    “李将军,你可以授予苏泽节制灵州、夏州兵马的权利,让他从河套地区牵制叛军。”

    李崇打开地图,点点头说道:

    “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李崇又疑惑起来:

    “崔公竟然对关西的战事这么关注?”

    崔光说道:

    “不过是受人之托罢了,有人想要推苏泽一把,崔某不过是顺水人情罢了。”

    李崇也没有多问,但是他也知道关西占据焦灼,苏泽怕是也只能拖延一部分叛军,不可能对战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李崇说道:

    “这次出征,我李崇的名声是要毁于一旦了。”

    听到李崇这么说,崔光也有些黯然。

    他们这些孝文帝时期的老臣已经凋零,其实他以前和李崇也只是泛泛之交,两人一文一武,政见多有相左的时候。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誓死追随的明主早就驾崩了,当年夙兴夜寐筹谋变法的同伴也都死的差不多了,李崇是朝堂中仅剩的“孝文遗老”了。

    这一次李崇出征,胜负先不论,能不能活着回来都犹未可知。

    崔光最后说道:

    “大将军珍重吧。”

    等到崔光从李崇的府邸里出来,对着身边的亲信说道:

    “你去陈留公主府上,说殿下让我办的事情办完了。”

    “从明天开始,任何人都不见,我要在家中修书。”

    陈留公主送来上等的好纸,说是要帮助崔光刊印他的文集。

    这也是洛阳最近流行的风气,文士们会将自己得意的作品汇编成文集,由抄书人传抄后来洛阳发行。

    据说这也是陈留公主的主意,她经常组织洛阳命妇聚会,举办了一个诗社,每次诗社上的诗都会抄写成书籍送到各家,成了洛阳流行的风气。

    崔光一生著作宏富,创作了诗、赋、铭、赞、诔、颂、表、启数百篇,陈留公主亲自上门,请求崔光将自己一生的著作汇编成卷。

    对于一个文人来说,有什么要比文章流传千古更有诱惑力的呢?

    崔光这次回府,就准备编修自己的文集,从此不再过问朝堂上的事情了。

    拄着鹤仗,崔光只是感慨,一个时代的人有自己的机遇。

    当年自己抓住了孝文皇帝迁都改革的机遇,渡过了自己一生中最激动人心的岁月。

    而如今乱世将至,这是苏泽这样年轻人的舞台了。

    正光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这一次李崇几乎是被朝廷赶着,带领羽林虎贲三万人出征,甚至洛阳只准备了十五天的军粮,要求李崇就地自筹粮草。

    李崇清楚,这几场连续的战争将洛阳的粮仓都抽空了,可是所谓的“沿途自筹”,不就是让自己放任军队抢劫附近百姓的粮食吗?

    李崇这辈子带兵都没这么窝囊过。

    但是六镇叛乱,威胁故都平城,拓跋氏先帝的陵寝都在平城附近,李崇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李崇临行前,向朝堂请求,让陇西的苏泽节制灵、夏二州军事,在灵州拖延南下的叛军。

    朝堂自然是允许,又给苏泽加了节制两州军事的差遣,派遣使者前往关中宣旨。

    ——

    北魏朝堂的反应可以说是很快了。

    但是六镇的局势要比想象中糜烂的还快。

    沃野镇的破六韩拔陵杀镇将于镇造反,迅速控制了沃野镇。

    一直在怀朔镇武川镇附近活动的渠帅卫可孤也举兵造反,带领怀朔叛军包围了怀朔城。

    抚冥、柔玄、怀荒三镇全部造反,镇城被破,镇将全部被杀。

    只能说六镇矛盾积蓄已久,破六韩拔陵振臂一呼,六镇就全部都反了。

    现在唯一比较平稳的,反而是武川镇。

    而武川镇安稳的原因却有些黑色了。

    上次柔然入侵,就是武川附近被蹂躏的最厉害,武川附近镇民死伤最多。

    苏泽率部在武川击败了柔然人,武川也得到了最多的战利品补偿。

    所以比起其余的五镇,虽然武川镇将楼破羌远不如杨钧有威望,但是武川竟然成了六镇中唯一维持住局势的军镇。

    面对前来杨钧派来求援的司马子如和窦泰,武川镇将楼破羌再不情愿,也只能召开了军议。

    “怀朔武川唇齿相依,一定要救!”

    首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