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由苏亮这些军师先写出一个处理的参考意见来,然后交给苏泽批复。
如果同意的,苏泽就会直接圈红发下去执行。
如果不同意的,苏泽还要写下自己的意见,再交给苏亮润色分发下去。
系统召唤的吏员们,也只能胜任吏员的文书工作,无法给出全方面的意见。
所以苏泽的军府文吏维持在三十人的规模,每次出征都要由一名重要的谋士领导军府才能运转。
在苏亮看来,苏泽建立的这套军府体系已经是惊人的高效了。
苏亮也不知道,苏泽是从哪里搜罗的这些精于政务的吏员的。
官场上的运行,自然有自己的逻辑和规则。
即使是苏氏兄弟这样民政上的天才,也无法知道所有体系的运转规则。
所以官员必须要有人辅佐,这些就是吏了。
可别小看这些吏,文书流转,办事流程,消息上传下达,都是掌握在这些吏手里的。
而同样是干活,吏员主观能动还是敷衍了事,对决策效率的影响可就大了。
同样的一件事,如果吏员有责任心,明白轻重缓急,就知道安排重要的事情先上呈批复,不重要的事情先压一压,或者先不通过上级将事情处理,减少整个决策系统的负担。
可如果是吏员没有责任心,又不想要担责任,那就会将所有的文书都交给上司决断,大事小事都要汇报,那就会大大拖慢决策的速度。
甚至遇到那些阳奉阴违,或者干脆就是捣乱拆台的,更是会将政务搅得乱七八糟。
所以和武将的部曲一样,文官也会培养自己的僚佐,以宾客、旧吏的身份来管理吏员。
在两晋的史书上,经常有称赞某个大族优秀子弟能力强,每天轻易的处理完政务,然后就悠然谈玄论道,甚至服用五石散潇洒。
实际上这些评价都是他们出仕的时候,家族就给他们配备了成熟的幕僚班子,有忠心的门客吏员帮助他们负重前行了。
苏亮疑惑的是,苏泽并非大族,又是武将出身,为什么会有这么一套成熟的军府吏员班子。
这些人尽心尽力,又对苏泽忠心耿耿,才能以这么点人数的军府,处理这么多的事情。
苏亮可是在萧宝夤麾下的西讨行台工作过的。
萧宝夤的行台中,属官就有几十人,再加上他们带来的随行人员,萧宝夤自己的幕僚旧吏,整个行台就有两百多人的庞大行政队伍。
可即使是这样,萧宝夤的行台依然决策效率低下,他带来的属官各怀心思,各种问题都要争吵到萧宝夤面前,任何人事任免都要进行疯狂的内耗博弈。
相较之下,还是苏泽这边更舒服,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凑齐这些干吏的。
苏亮只能将这些归咎于苏泽超人的人格魅力,以及近乎妖孽的识人之明。
自己和弟弟苏绰,不也是因为这个才投入他的麾下吗?
就在这个时候,风尘仆仆的李贤踏入苏亮的办公帐篷。
“苏军师,将军在吗?”
苏亮抬起头,这也是一个被苏泽发掘的“妖孽”。
李贤这家伙带领乡兵投靠苏泽,苏泽将他从高平带到了夏州,还拨给他兵马,让他负责新建造的永乐城防务。
要知道李贤还没有加冠,只是于谨向苏泽推荐了他,苏泽就这样重用他。
这可把李贤感动到五体投地,向苏泽立下军令状,一定誓死保卫永乐城。
李贤护送工匠在黄河边上筑城,不多久就遇到了麻烦了。
高平镇在于谨镇压下,没有爆发全镇叛乱。
自从胡琛走泾州后,很多高平的部族豪帅也发现了一条新路。
这高平郡守于谨太能打了,那就学胡琛一样,离开高平去附近的州郡叛乱好了。
反正关西这个地方,任何地方扯起旗子都能拉拢一堆叛军。
万俟丑奴的族弟,万俟道洛就带领族中一部分子弟,进入夏州扯开旗帜造反。
万俟道洛的叛军,就盘踞在将要修筑的永乐城附近的山中。
李贤知道这些叛军如果盘踞在山中,一定会干扰工匠筑城,而且他们在山中也会影响横山防线的安全。
于是李贤派人向山中的万俟道洛,骗对方说道:
“你的兄长万俟丑奴已经杀了高平郡守于谨造反,我已经投靠了万俟丑奴,你快点下山我们杀回高平。”
李贤是高平本地人,和万俟部族的人都有交往,而起他的谎话细节详实,万俟道洛竟然真的相信了,自己带领部众从横山上下来了。
万俟道洛的部众一下山,李贤命令苏泽的精锐骑兵冲垮了叛军,自己则带领乡兵堵截了万俟道洛的退路。
虽然苏泽的精锐骑兵轻易击溃了万俟道洛的叛军,但是万俟道洛想要带领部众退回到横山上的山寨,李贤带领乡兵和万俟道洛死战一昼夜,最后还是李贤靠着更加坚定的意志,打溃了万俟道洛的叛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