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呢。”
“那就行”李言诚起身走到桌旁拿起电话听筒就拨了出去。
“喂,大刘,我是李言诚,今天你值班啊。”
……
“嗯,苏处在处里没?”
……
“麻烦你帮我叫下他。”
……
“言诚,找我有事儿?”
没过两分钟,电话那头就传来了苏孝同的声音。
“孝同,你现在如果没什么特别要紧的事情,能不能拿着你目前掌握的所有资料过来医院,大姐也在这里,她今天刚出差回来,已经把我这个案子接下了。”
“三局也插手进来了?”
电话那头的苏孝同听到说三局也插手这个案子,显得有些惊讶。
“嗯,我现在不是跟总院合作的有项目么,想杀我的那个人也有可能是冲着这个项目来的。”
“这样啊,没问题,我现在就过去。”苏孝同连一丝犹豫都没有,马上就说道。
“孝同,还要麻烦你帮我联系一下智海,让他也带着他们掌握的资料过来。”
“行,我现在就联系他,他要是能走开,我过去接他。”
“谢了啊!”
“少废话,我给台丰的长有也打个电话,他手里有申文被杀案的现场第一手资料,让他也过去,挂了,我现在就联系他们,一会儿见。”
“嘟……嘟……嘟……”
说挂就挂,毫不拖泥带水。
“大姐,孝同说让台丰的沈长有也过来。”
“沈……可以啊,那个被杀的保卫干事就是他们那里的是吧?”
孙艺娟也认识沈长有,只是不太熟罢了。
“对,他有那个案发现场的第一手资料。”
“那正好,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咱们这要五个呢,咋还不顶一个半了。”
“大姐,你用不用跟姐夫说一声,这一聊可就不知道聊到什么时候了。”
现在都已经是晚上八点钟了,搞不好这一折腾就是一个通宵。
“没事儿,刚才来之前我跟他说过。”孙艺娟不在意的摆摆手。
和苏孝同一样,她也是个典型的工作狂,工作起来不要家那种。
……
三十号晚上九点钟,苏孝同开车拉着金智海,带着各自掌握的信息过来了。
他们二人过来没多大会儿,台丰分局主管刑侦的副局长沈长有也带着资料赶了过来。
自此,一二九杀人、丢枪、袭击系列案件四名主要办案人员,加上李言诚这个枪击案的当事人首次坐到了一起,展开了第一次私下里的案情分析会。
因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领导,几个人说话也不用太过在意措词,气氛十分的轻松。
“专家对两处案发现场的脚印做了个分析、判断,他们认为,虽然两处脚印在大小以及落脚轻重上非常相似,但可以断定,申文被杀案的凶手和当天晚上开枪打言诚的那个枪手为两个人。
这两个人的身高、体重都特别接近,甚至……”
说话的是金智海,讲到这里他停了一下,似乎是在想什么,其他四个人都没打扰他,静静的等待着。
停了一会儿后,金智海才继续说道:“有一位专家说,他怀疑这两个凶手都是在刻意的模仿对方,这样做的目的应该就是为了混肴办案人员的视线。”
“智海,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这两个凶手就是长期生活在一起的?”
“可以这么理解。”金智海点了点头:“干脆点说吧,还有专家认为这两个凶手很有可能就是兄弟二人,当然啦,也不排除类似于我和大诚这种,从小在一起长大的。
但是要个头、体重都特别相似,依我看还是亲兄弟比较靠谱。”
一边说着,金智海又从自己带来的资料中抽出了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孝同和沈局可能还没见过,大姐应该也没见到呢,这是我们在枪手丢弃衣帽枪支的垃圾台附近发现的一枚脚印。
和案发现场留下的鞋印相比较有变化,鞋子发生了变化,不是一双鞋,枪击案现场以及台丰的杀人案现场留下的鞋印为黄胶鞋的鞋印。
垃圾台附近发现的这枚鞋印的鞋底钉的有一层橡胶,也就是用废旧轮胎给鞋子做了个底,耐磨。
经过专家们仔细比对后确认,鞋印虽然变了,但可以和枪击案现场留下的脚印做同一认定。
我们在垃圾台没有找到换下来的那双黄胶鞋,有可能是枪手带走了。”
孙艺娟接过那张鞋印的照片仔细观察着,看了一会儿后她伸手指着照片问道。
“智海,这个鞋印中间靠脚后跟这一横杆是什么啊?”
“专家判断说应该是这个枪手长期从事某项工作在鞋底留下的印,也就是他的脚需要经常做某个动作,刚好用到那个地方,长此以往在鞋底留下了个特殊的印记。
具体是做什么的,专家那边也正在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