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八章 又一个?(2 / 4)  从下乡支医开始重走人生路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没变,但相较于二处的重要地位,档案室主任一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不是因为这件事情,这次社会局领导班子调整,洪定国才是最有希望被提拔为副局长的那个人。

    看着坐在自己对面年轻的李言诚,洪主任在心中默默的叹了口气。

    前年就是因为这个年轻人自己才落到了这般田地。

    不过他对李言诚倒也没什么其他心思,他这样又不是人家陷害的。

    相反,真要说起来,他还得感谢人家,出事的下属如果不是被提前发现,将来还不定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失。

    要是那样,他需要承担的责任可能更大,被一撸到底,甚至定个失职罪都不是不可能。

    那他这辈子就彻底完了。

    “言诚同志,欢迎你来到档案室工作,调整你过来的原因领导跟我也讲了,宝泉主任原本的分管工作是借阅、复制、传递以及销毁。

    鉴于你的特殊性,我和光明主任商量了一下,将借阅、复制、传递这三项工作由他承担起来,把他手中原本负责的保管工作划给你。

    这样你以后的分管工作就保管和销毁,不知道你觉得怎么样?”

    对档案室的工作内容李言诚还是知道一点的,上一世他们财务部门也有自己的档案室,负责保管财务档案。

    不同的是,那时候基本都是在电脑上操作,查询、调档之类看的都是电子版。

    如果到了要查纸质版档案那一步,一般都表示事态严重了,来查的人都是纪检监察部门的。

    现在可没有电子版那一说,全部都是纸质版,而且因为社会局保管、留存、备份的各种机密档案种类非常多,再加上时代的局限性,以及各种辅助装备的落后。

    档案室的工作还是非常繁忙,并且看上去有些混乱。

    调到这里工作,虽然领导更多的只是想找一个合适的岗位来安顿李言诚,但对于他本人来说,还是想在这个岗位上做出些成绩来的。

    调整原有的分管工作,他当然没问题。

    借阅、复制、传递这三项工作,复杂且繁忙,虽然身为副处长不用亲自动手做什么,自有对应的各科工作人员操作,但该他签的字可是一个都少不了。

    总不能回头他在总院那边忙着项目组的事情,这边有需要他签字的了,让工作人员拿着相关手续去满世界的找他吧。

    相对来说,保管及销毁这两项并不是实时性特别强的工作,交到他手中倒是刚好。

    看得出来,洪主任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主任,如果光明主任没什么意见的话,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好”洪定国笑着点点头,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见状,李言诚忙起身伸出双手握了上去。

    “言诚同志,希望以后我们精诚合作,干好本职工作,希望你的到来能给我们带来些不一样的东西,也希望你能尽快融入到档案室这个大家庭中,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请主任放心。”

    从主任办公室出来,在洪定国的带领下,李言诚先跟副主任谢广智见了个面,又和档案室下属各科转了一圈,算是正式在档案室亮相。

    虽然因为工作原因,他和档案室的人早就熟识,但该走的程序还是得走一遍。

    就这样,距离春节前两天,李言诚奔赴新的工作岗位,也踏上了新的征程。

    ……

    北河省宁河茶淀

    这里坐落着一座隶属于京市公安局管理的监狱农场。

    这里也是国内第一座劳动改造型监狱农场,由政务院批准,创建于建国二年,场址确定在茶淀及周边的约20万亩盐碱地。

    这座农场在建场第一年便开垦出了7000余亩盐碱荒滩,挖水渠、洗盐碱,种水稻,并陆续接收犯人2200余名。

    创造了当年开荒、当年生产、当年收获的历史记录,从此形成了国家统购统销,监狱自给自足的收支模式。

    京市附近,刑期十年以内的潜伏者基本都关押在这里。

    刑期再重的,很多则是被送到了位于东北乃至大西北的农场。

    为了能尽管取得关键性的突破,尽管今天已经是大年初一了,苏孝同还是带着人来到农场,找去年三月后被判刑的那些潜伏者谈话。

    直接提审,想从这些人嘴里问出来什么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如果愿意主动交代,早在去年被捕时就交代了。

    能选择隐瞒下来,那就是自知罪孽深重,一旦被发现了可能就会被敲脑袋。

    而且这些人因为长期从事潜伏工作,很多人在潜伏前都是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有自己的一套反审讯手段。

    来硬的,效果肯定不会太好,而采取谈话的方式,说不定就能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来。

    提审也好,谈话也罢,其实主要还是观察这些人的表情,通过他们面部表情的变化,大概确定这些人到底有没有说谎,或者说隐瞒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