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八章 环境(2 / 3)  从下乡支医开始重走人生路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局长不止是瞪圆了眼睛,额头上都开始冒冷汗了。

    这要是在他的辖区再发生一起这种恶性案件,他都不敢想区里领导会怎么对他发火了。

    这两年大批量的知青返城,很多人回来后没有工作,都是二十郎当岁的大小伙,没有工作只能窝在家里,天天在家也不是个事儿,时间长了就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咋看都不顺眼。

    而二十来岁的大小伙正是自尊心强的时候,在家里呆着不舒服咋办,只能上街了。

    上街一个人多没意思的,那就呼朋唤友,找一起下乡插队的人在一起哀叹一下怀才不遇的伤悲,再抒发一下在家里的憋屈,然后就是激昂慷慨的指点江山。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群二十郎当岁的大小伙在一起,一个个都是火气十足,阐述自己对一些事情观点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肯定会遇到不同看法。

    遇到不同看法怎么办,辩论呗,都想让对方认同自己的观点。

    最终的结果就是由辩论上升到脸红脖子粗的争吵,由争吵上升到打架斗殴,由小打小闹上升到棍棒、刀等等利器乱舞。

    由此引发一系列的治安案件,治安环境持续恶化。

    本来这一时期公安的工作就非常繁忙,再加上这阶段国内还未全面禁止biu,在书店甚至都能买到气枪,各大厂矿企业的保卫部门都有配备制式武器,按照规定是下班后要入库,不得带回家,可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屡禁不止非常普遍。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发生先那啥后杀的案件,上边的板子是一定会落到公安部门的身上。

    他们的担心没错,应该说,他们的担心还晚了些,九月二号晚上,同样的案件在淀海区再次发生。

    九月三号清晨七点钟,李言诚在接到电话通知后,因为二号晚上罗敏有课没回来,他只能安排好儿子和女儿,让他们一会儿记得锁好大门自己去学校,就急忙开车赶到了淀海。

    等他赶到电话里通知的地点时,路边已经停了一排车,不但有市公安局的,还有淀海分局的,在这些车的后面,李言诚还看到了几台公安总部的车,以及属于市府和区府的车。

    公安总部来人他能理解,给他打电话的就是那边的值班室,可市府和区府的人过来,施加压力的吧。

    一边往已经被围起来的现场走着,李言诚在心中如是想到。

    现场周边不但有维护秩序的民警,周边的老百姓也已经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起来。

    走过去后,李言诚掏出公安总部配发的审讯专家工作证后让维护秩序的民警查验后,便走了进去。

    这次的案发现场是一片已经拆迁完毕的空地,不知道规划的是准备盖什么,已经有部分材料进场了,四周都用围墙围着。

    尸体在几块摞在一起的预制板后边,距离大门还有一段距离。

    从围墙大门这里进来后,李言诚只能看到那边围了一群人,有穿公安制服的,也有穿便装的,尽管人很多,但他还是一眼就看到了金智海。

    看到他那乱糟糟的头发,以及没有扣好的制服扣子,李言诚在心底叹了口气,他知道,这次的案子如果不能及时侦破,或者说再来一起,这个好兄弟可能也要跟着吃挂落了。

    只是往那边看了看,他没过去凑热闹,而是低头看向地面,地上有好几处地方已经被用石灰画了圈,还插的有小旗子做标记,旁边还站的有民警,防止标记出来的痕迹被破坏。

    他小心的走到距离大门最近的一处标记好的痕迹处蹲了下去。

    这里被圈起来的是半枚脚印,看到脚印,李言诚从自己挎在肩上的包里掏出了两张照片。

    这两张照片就是八月二十八号那起案件凶手遗留在现场的足迹照片,他拿着跟地上那半枚脚印比对了一下。

    鞋底纹路不同,看到这里,他就将手中的照片又重新收进了包里。

    他不是足迹专家,如果是同一个脚印同一双鞋,他还能看一看,赤足的他也能看看,可换了鞋,还是比较模糊的半枚脚印,他就没那个能力了。

    起来后,他又向着另一处标记好的痕迹处走去,刚走两步又停了下来,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皱着眉头站在那里思考了一两秒钟后,又折返回来蹲在了第一个痕迹处。

    一旁负责看守的民警有些好奇的看向他。

    这个民警也不认识李言诚,看他这么年轻,又没跟那边那些领导在一起,以为是市局刑侦处的人,便开口道。

    “同志,你是市局二处的吗?”

    “啊?”

    正低头看那半枚脚印的李言诚听到声音后,抬起头有些茫然的看向了正在看他的看守民警,他的注意力都在那半枚足迹上,没听清这位说的什么。

    “同志,你是市局二处的吧,你们领导在那边叫集合呢。”

    见他看过来,看守民警好心提醒道,还抬起胳膊向另一边指去。

    李言诚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见那些领导依然围在一起说着什么,而市局刑侦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